疫情幾年,大家對就醫的環境,以及就醫的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也讓我身邊很曾經以及夠買了百萬醫療的客戶,都陸陸續續都開始了解中高醫療險。 在很多朋友在了解高端醫療險時,在涵蓋亞洲區的保障內容時,質疑以後在遇到風險的時候,有沒有必要有新加坡醫療權的必要性?
也想多諮詢一些關於新加坡就醫體系和醫療水平等問題,以及在新加坡對公立和私立醫院如何選擇? 其實新加坡醫療保障制度吸取了西方福利國家追求高福利而導致財政危機,從而影響制度可持續性的教訓,充分考慮了本國的經濟狀況,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合理實行了費用分攤。
早在1993年,新加坡政府發表了一份題為「負擔得起的醫療保障」白皮書,闡述政府的醫療理念以及控制醫療成本的措施,使所有國民均能負擔基本的醫療費用。
目前,新加坡醫療衛生支出占GDP不足5%,是已開發國家中比重最低的國家之一,也低於我國。
早在2003年,新加坡政府與業界展開「新加坡國際醫療」的合作計劃,該計劃旨不斷加強新加坡作為亞洲領先醫療保健樞紐,以及世界頂尖先進護理中心的地位。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告排名中,從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綜合方面,新加坡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1. 新加坡醫療質量
JCI是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簡稱JCAHO)用於對美國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附屬機構。
JCI認證是一個嚴謹的體系,是國際上最廣為推崇的醫院質量標準。在通過國際醫院認證聯合委員會(JCI)品質認證的亞洲醫院中,新加坡占其三分之一。
2. 新加坡醫療效率
新加坡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而且其效率也傲居群雄之首,在彭博社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排名中,新加坡在5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被世衛組織評價為亞洲最高效。
3. 新加坡人均壽命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人均壽命在全球排名第三,處於領先地位。
我國應借鑑新加坡的經驗,建立各方共擔的醫療籌資機制,強調保基本,並嚴格控制醫療費用增長。 新加坡的醫療體制是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新加坡採取「醫療分級制度」 即以社區醫療為基礎,綜合醫院為支撐、專科醫院為補充的金字塔形結構。
【社區醫療】
提供基本保健、門診治療、婦幼免疫、轉診服務等,包括全島隨處可見的全科診所(GP Clinic)、區域性政府綜合診所(Polyclinic)和社區醫院(Community Hospital)。

Polyclinic和私人診所都需要預約排隊私人診所也可以Walk-in但是Polyclinic人很多排期有時甚至在一星期後自然價格也相對便宜,新加坡現有7家公立醫院1家婦幼醫院和1家精神病醫院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新加坡中央醫院
中央醫院是新加坡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公立醫院 建於1821年,擁有197年歷史腫瘤和血液科很厲害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
成立於1985年 醫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 眼科和兒科均有很強的實力

Khoo Teck Puat Hospital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
比較新的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 糖尿病科和牙科在新加坡名列前茅票選滿意度也是非常高
Tan Tock Seng Hospital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
陳篤生醫院歷史悠久擁有170多年的歷史 尤其擅長腦部中風的治療
Changi General Hospital 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
這家醫院主治酒癮賭癮和安眠藥上癮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竹腳婦幼醫院
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專門為 婦女和兒童提供專科醫療的醫院 處理疑難雜症方面的能力很強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 高級急症精神科病院
提供精神科、復健與輔導等全面服務
私立醫院
伊莉莎白醫院 Mount Elizabeth Hospital

鷹閣醫院 Gleneagles Hospital
婦產科很具優勢 趙薇在此剖腹產女
新加坡安微尼亞山醫院
Mount Alvernia Hospital
非營利性醫院
新加坡康生醫院
Thomson Medical Centre
本地知名的婦幼醫院
萊佛士醫院
Raffles Hospital
這一間醫院
也有很多海外患者來就醫
➤「公立綜合醫院」&「私立綜合醫院」區別
①支付制度不同
•政府對公立給予一定補貼,在不同等級病房的選擇上,級別越低補貼越多;
•私立醫院費用可用公積金Medisave戶頭和商業保險支付。
②預約制度不同
•公立看專家門診一般須通過診所轉診,預約周期較長(主任級專家也可以看私立級別的病人,即沒有政府補貼的病人);
•私立醫院專家預約較為容易,一般網頁上有專家的診所地址、電話等,可以打電話直接自行預約. 新加坡擁有多家私立醫院,私立醫院大多提供高級病房或VIP病房。
還有部分醫院會提供特殊醫療服務。 這些私立醫院,都具備完善醫療體系,且在服務上更具針對性。
私立醫院的醫療的突出之處
1.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設備
· 高端心臟病治療
在心臟病治療領域,心臟導管插入術往往存在很大的風險。
而新加坡採用的WATCHMAN(封堵器植入)手術,不僅能降低手術風險,而且無需服用強效抗血凝藥物。
對於老年患者,醫院也有無需打開心臟就能進行心血管手術的方法可供患者選擇。
· 高效、特殊的癌症治療
除了先進的設備,新加坡在特殊癌症治療方面也頗有成就。
比如,兒童神經母細胞瘤,以常規的治療方法,生存率大概僅有10-20%,但在新加坡,即使是被確診為高風險的孩子,在存活率方面也超過了50%。
· 首創機器人手術系統
新加坡是亞洲首個引進美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國家,如果要完成一個簡單的切除術,醫生只需要遙控機器人便可進行複雜的手術過程。
新加坡還是首個無需開刀治療子宮肌瘤的國家,患者在接受3-4個小時治療後,只需要休息兩三天,就可以正常作息。
2.高素質醫護人員
除了先進的醫療技術,新加坡高素質的醫護人員也飽受讚譽。
別看新加坡人少,但醫生在經驗方面非常豐富。
任職在新加坡的醫學生,通常需要經過6-8年的培訓,才有資格獨立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即使是護理人員也都受過專業的溝通訓練,懂得如何更好地與病人溝通交流,耐心地引導病人,解釋病情並為其提供最大程度的照料,這就是新加坡醫療行業所奉行的「以病人為中心」理念。
3.舒適的就醫環境
作為「花園城市」,新加坡本身的環境就非常宜人。這裡的醫院更是注重患者體驗,貼心打造輕鬆舒適的氛圍,從環境上減輕患者的焦慮。
新加坡醫院的環境特點分別體現在:合理的空間利用、舒適的採光通風、健康的呼吸循環系統——綠植景觀和清晰醒目的導向標誌,病房不僅有單人間,還有超級豪華套房,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也隔絕了交叉感染等風險。
4.醫患語言溝通便利(雙語溝通)
前往新加坡就醫的人,除了那些硬體優勢之外,語言優勢也非常突出。
新加坡有70%以上的華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存在語言障礙。 而在醫院也完全不用擔心跟醫生的溝通交流。
正因為新加坡有先進的醫療設施、技術高超的醫護人員,完善的服務和價格合理的醫療收費,醫院每年吸引超過40萬名海外病人前來就診,大批的鄰國富豪也前來做定期體檢。
當地政府還鼓勵適度競爭,無論是從醫療手段還是就醫環境,都要給就診人員舒適的就醫條件,在競爭中借鑑他人,提升自己,能夠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更好地維繫人們的健康。
高端醫療解決的是我們的時間成本,小病迅速就醫,體驗好,大病一分鐘不耽誤對接最好的醫療資源。
高端醫療險,到底「高端」在哪裡?
高端醫療險的「高端」,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
「多快好省」 「多」就是保障多。
高端醫療險的保障範圍特別廣,除了正常的門診和住院,食宿費、陪床費、體檢、生孩子、打疫苗、配眼鏡、牙科治療這些費用都能報銷。
而且,保額也非常高,1000萬算起步,一些頂級的高端醫療可以做到保額無上限。
此外,就診醫院可選擇的多。無論是公立醫院的普通部、特需部、國際部,還是私立醫院,就醫地區從大陸、到大中華地區、到全球,日本體檢,都能就醫看病。
其次是「快」,掛號不用等待,就醫不用排隊。
我們可以告別想看病等上個把月才能掛上號的煩惱,危機時刻緊急救援隨叫隨到,一切服務快速響應。
第三是「好」,就醫環境好、服務好、體驗好。之前客戶的娃因肺炎住院,住的三甲國際部,單人病房,大人全天可以陪床。
外加都是主任醫生直接診斷,平時也是定期隨訪,這樣好的環境好的服務還是讓人輕鬆不少,安心不少。 總之只要醫療必需怎麼好怎來。
「省」,省時、省力、省心。
高端醫療的服務網絡很強大,就醫綠色通道服務非常完善,想掛哪個專家號直接找客服預約就行。
如果要去國外看病,保險公司還可以負責病人轉運和海外醫院對接。
同時還可以享受直付功能,看完病不用花錢,直接刷卡,由醫院和保險公司直接結算,你說是不是很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