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遊復甦
隨著邊境重開,新加坡今年上半年迎來約150萬人次的入境旅客,是去年同期11萬9000人次的超過12倍。今年第一季度的旅遊收益估計高達13億元,同比增長213%。
全球旅遊業復甦,本地也自4月1日起實行簡化的疫苗接種者旅遊框架,新加坡旅遊局預計,在2022年將接待400萬至600萬旅客人次。
在今年首六個月,印度尼西亞是我國最大的客源,共有28萬2000人次入境;排第二的是印度遊客,共21萬9000人次。馬來西亞遊客排第三,有13萬9000人次。澳大利亞和菲律賓遊客則分別有12萬5000和8萬1000人次,排第四和第五。這五大客源地的旅客占了到訪旅客人數約56%。

另外,遊客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停留時間增加超過一倍,從2019年為約3.4天,延長至目前的約7.1天。
今年第一季度的旅遊收益估計高達13億元,各領域都出現了增長,其中購物和住宿收益的同比增幅最高,分別為373%和344%。
雖然入境旅客人次和旅遊收益與冠病疫情前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旅遊局相信,旅遊業將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入境旅客人次和旅遊收益的增長令人鼓舞,反映了強勁的旅遊需求,也說明新加坡仍是一個充滿活力並具吸引力的休閒和商務旅遊目的地。雖然疫情還未結束,但我們相信,新加坡豐富的節目安排和全新的旅遊產品將在2022年後半年及以後,繼續吸引遊客。」
MICE回彈
新加坡的會議、會展與獎勵旅遊行業預計兩三年內全面復甦。
今年下半年,至少66個國際活動確定在新加坡舉行,包括一般在香港舉辦的亞太區美容展(Cosmoprof + Cosmopack Asia)和珠寶首飾展覽會(Jewellery & Gem WORLD)等。

同時新加坡也贏得第110屆獅子會國際年會的主辦權,這場年會將在2028年舉行,預計吸引約2萬名海外出席者,帶來超過5000萬元的旅遊收益。
隨著本地向疫苗接種者開放,取消隔離和檢測要求,已有跡象顯示本地會議、會展與獎勵旅遊(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and Exhibitions,簡稱MICE)行業漸漸回彈。
單在今年1月至3月,本地舉辦的活動和出席者人數已達去年全年的超過75%。
新加坡去年舉辦了超過200場活動,吸引約4萬9000名訪客出席。而今年首三個月,本地已舉辦超過150場活動,與會者人數超過3萬7000人。
旅遊局預計,本地MICE行業會在兩三年內全面復甦。這個預估是根據多方面的元素,包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航空乘客量會在2024年恢復、中國日後將對外開放、活動主辦方和與會者對業務增長的信心,以及新加坡下來豐富的活動排期。

為把握機遇,旅遊局推出提升版的獎勵計劃「惠聚獅城」2.0(INSPIRE Global 2.0),將商團可免費參加的獨特體驗從原有的54個增加到近80個。
這些獨特體驗橫跨餐飲、景點、主題導覽和團隊建設活動將吸引大量周邊的遊客前來新加坡消費。
海外旅遊
本地的旅遊復甦,那麼新加坡的海外旅遊市場如何呢?
日本的邊境管控措施鬆綁後,旅行團的需求火熱。受訪旅行社表示,年底學校假期的旅行團幾乎被人預訂一空。業者說如果航空公司的團體機位不足夠,顧客就得支付更高的機票價格,估計將多至少一倍。
旅遊旺季飛往日本的機位吃緊是現狀,日本旅行團價格平均已比冠病疫情前貴50%。

「我們還是儘量跟不同的航空公司去求位子。那麼有一些真的是沒有位子的,我們就只能去買散客票。它可能會比買團體票貴了1000元,1000多元的票價,尤其是在12月的高峰期的時候,可能貴了一倍到三倍這麼多。」
根據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一對夫婦要在12月帶孩子一起游日本,一人費用將近4000元。
新航表示,新航和酷航定期檢討不同旅遊出發期的團體機位分配數量,以便根據航班的客容量進行調整。公司將逐步提供今年11月以後的團體機位。

郵輪遊方面,7月1日起,名勝世界郵輪將推出有目的地國際遊輪的新線路,遊客可從新加坡出發前往印度尼西亞民丹島、峇淡島,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六甲和檳城等目的地。
根據名勝世界郵輪發出的文告,旗下雲頂夢號(Genting Dream)將從7月1日起提供為期兩晚的民丹島與峇淡島周末航程,7月3日起則開通吉隆坡、馬六甲及檳城航線。
名勝世界郵輪將是第一家恢復新加坡前往印尼的郵輪航線,後續也將繼續開通更多熱門目的地航程,在今年10月後提供去泰國普吉島和甲米,以及印尼巴厘島北部的更多選擇。

此前,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也宣布,旗下的海洋光譜號(Spectrum of the Seas)從7月30日起會提供前往檳城和吉隆坡巴生港的航程。
旅遊業在恢復,今年你計劃去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