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城市上班族、打工族的子女照料任務,「不由分說」地落到了他們父母的肩上。有人就此提出,政府是否可以將帶孫費納入國家補助,引起網絡熱議。不少家長對此持贊同意見,但是專家認為,這麼做或令家長缺位,混淆父母主體作用,不利於小孩成長。

圖源:網絡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目前,依賴父母幫忙顧孩子的在職母親,可申請祖父母看護者估稅扣稅(Grandparent Caregiver Relief),享有3000元的稅務回扣。不過,本地並沒有予以祖父母的相關津貼。的家長普遍認為,祖父母幫忙看顧祖孫,扮演重要的角色。
老人幫忙帶孩子,平時怎麼「報答」老人?

圖源:網絡
五個月前剛生產的35歲的高級管理人員Fadzillah Nur,產後找來母親幫忙看孫、喂食等。Fadzillah每個月都會給予其母一些錢,此外也會負擔嬰兒所需的費用,不讓母親出錢照顧祖孫。

圖源:網絡
她認為,雖說對於祖父母來說,他們是自願幫忙顧孫,但他們的行為好比提供託兒或育嬰服務,因此應該獲得報酬。但她認為,不是每個父母都有能力多給祖父母錢,因此相信政府為看顧祖孫的祖父母提供資助是好的建議。

圖源:網絡
帶孩子太辛苦了,我們年輕人都覺得吃力,更別說老人了。「由自己的父母帶孩子,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是放心,祖輩有愛心就有責任心。其次是血濃於水,天倫之樂,祖孫樂、隔代親也是老有所樂的親情資源。再次是比起請育兒嫂等家政服務員,祖輩帶孩子降低了家庭育幼成本。第四是三代同堂也方便了兒女對老年父母的精神贍養和必要的照料。」
專家:祖父母帶娃該不該給錢?怎麼給?

圖源:網絡
老人帶孫難用慣常的社會價值衡量,專家表示。由政府提供帶孫補助或使家庭經濟結構發生巨大的改變,不利於家庭財政安排。

圖源:網絡
也有專家說,如果由政府提供具體的補助,數額上也是個難題。金額過多過少均不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
而且由政府補貼,從人情上講,也會讓人議論父母帶娃或者出於利益考量,引發社會輿論。
那麼你認為政府該不該發放"帶孫費"呢?

圖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