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政部兼律政部長尚穆根上周(9月17日)在內政部舉辦的慰勞社區義工的午宴上透露,20年前成立的宗教改造小組和跨機構援助小組為幫助激進分子重新融入社會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他說,內部安全局自2002年以來拘留的92名激進分子中,有78人成功接受改造並獲釋。

而92人中剩下的14人則是最近被拘留的。也就是說,在宗教改造小組和跨機構援助小組的支持下,內部安全局自2002年以來拘留的激進分子,基本都能成功接受改造。所以尚穆根相信,最近被拘留的這14人,也會在接受改造後,在適當的時候獲得釋放。
新加坡是自2001年發現被定性為恐怖組織的回教祈禱團活動。而且涉及回祈團活動而被拘留的最早一批激進分子中,除了一兩名「著名人物」,幾乎所有人也已經獲得釋放。

尚穆根在致辭時說,新加坡剛發現回祈團組織時,面臨的重大挑戰是怎麼應對激進分子,以及如何防止其他人被激進化。過去20年里,一些國家對此放任不管,而另一些國家僅僅是將他們關押起來。
「但事後看,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沒有成效。」尚穆根說,新加坡政府的處理方式則是引入社區夥伴幫助改造這些激進分子,包括為曾經或正在激進化的人提供宗教諮詢,以及為這些人的家屬提供幫助與支持。

尚穆根指出,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成為我國反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解釋說,宗教改造小組由資深回教學者組成,他們可以權威地向被扣押者說明為什麼他們對回教的理解有偏差,而政府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若是政府人員來跟被扣押者談教義,會被認為是不具可信度的。
至於跨機構援助小組,他們為被扣押者家屬提供經濟和就業援助等重要支援,而且在被扣押者獲釋以後仍持續這些工作。尚穆根說:「這是重要的,因為它讓被扣押者沒有後顧之憂,可集中精力接受改造。」

當天,來自這兩個機構的志願者以及他們的家人,和時任內政部長的前副總理黃根成與其他受邀的社區領袖也一起參加了午宴。這是年度慰勞午宴因冠病疫情停辦兩年之後再度舉行。
尚穆根也指出,無論是本區域或全世界,激進分子的改造成功率很低。「那些被扣押者一旦獲釋,就回去幹壞事。新加坡因為有宗教改造小組和跨機構援助小組,情況不一樣。」

尚穆根也提到反恐工作目前面對的挑戰,首先是中東局勢長時間不穩定對東南亞地區帶來的深遠影響。他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尚未解決、敘利亞內戰還在升溫、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已經失敗,中東地區的年輕人處於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
他說:「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也覺得政府沒有照顧好他們,這些龐大的年輕人口容易受到極端主義宣傳的影響。」
其次,一些地區的人們會覺得激進和排外意識形態具有吸引力。2021年一項針對2300名印度尼西亞高中生的調查,25%的學生認為以宗教名義進行的自殺式炸彈襲擊屬於聖戰;2018年在雅加達進行的調查則發現近六成居民不能容忍其他宗教;2020年的一項調查也發現,有三分之一的馬來西亞公民認為,宗教經典應該是所有政策和法律的基礎。

尚穆根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宗教為名的激進主義和暴力行為可能會增加,對新加坡的安全產生直接影響,也衝擊本地細心維護的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社會結構,這些都是單靠政府無法解決的重大挑戰。
他也認為,隨著人們對宗教的理解不斷發展,社區義工也要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各社群,在履行各自教義的同時對其他宗教抱持寬容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