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一個繁華的大都市,都可以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一個城市要成為金融中心,需要考量商業環境、金融業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等多重因素。
9月22日,備受全球金融界廣泛關注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發布,最新指數顯示,全球金融中心在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出現了新特徵和新動向。
新加坡超越香港,名列第三名,亞洲第一。
紐約高居第一,倫敦名列第二。
中國四城殺入十強,分別是香港屈居第四,上海(6)、北京(8)和深圳(9),。

(圖:來源自網絡)
報告顯示,金融市場信心加速恢復,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上升。
不過頂級金融中心排名出現了顯著變化,紐約、倫敦兩大全球頂級金融中心地位繼續保持不變,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中國金融中心排名穩中有升,趕超態勢進一步顯現。中美金融科技表現搶眼,引領新興金融中心發展。
巴黎則取代東京,名列第10。東京排名下跌到第16位。
莫斯科的排名滑落22個位置,排在第73名。報告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西方國家紛紛切斷跟莫斯科的聯繫。

(圖:來源自網絡)
中國金融中心排名穩中有升,趕超態勢進一步顯現。
根據報告,本期GFCI中國內地共有12個金融中心城市進入榜單,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已躋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大多數城市排名穩中有升。
具體來看,北京保持全球第八位次,深圳上升1位至全球第九,金融中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鞏固;成都上升三位,位列全球第34;大連、南京、杭州、天津等金融中心城市正逐漸被全球金融從業者所熟悉,評分和排名顯著上升,加快趕超步伐。
其中,南京排名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24位;天津、大連和杭州分別上升18位、14位和8位。

(圖:來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