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香港一對32歲夫妻9平米的「納米房」曝光,讓人驚嘆不已。僅僅9平米的房子是怎樣的?放眼望去,除了落腳的地方,沒有任何冗餘。一張雙人床占據房屋面積的一半。為了充分利用床底空間,夫妻兩人選擇將床墊直接放置在收納柜上。

雖然這樣顯得床的高度不太合適,拿取收納的物品也不方便,但卻是夫妻兩能想出的最好的安排了。
床邊的牆上掛著男主人用木板搭建的畫框,以及夫妻兩人美好的合照,可謂十足家的味道了。

與床頭對應的是一張書桌,面積不大的書桌卻是家中唯一可以辦公的區域,便於主人偶爾在家工作。

房間另一側的角落位置,則被打造成一個小巧的廚房,擺放著微波爐、迷你冰箱、電飯煲等等,勉強也夠滿足日常飲食需求了。

準備好吃食,鋪開一個摺疊隔板,就是夫妻兩人的餐桌了。

房子裡最後一個地方,就是在帘子背後的迷你衛生間。雖然只有1平方多,但卻有熱水器、洗漱台、便池,也基本能滿足夫妻兩人日常的需求了。

因為洗漱池是家裡唯一的用水來源,所以無論洗碗、洗菜還是如廁,都要在這個區域進行。你可能無法想像,這間9平米的房子是夫妻兩人花光了6年的積蓄才買到的。許多人看完夫妻兩人的房子不禁會問:住這樣的房子,生活會幸福嗎?
然而,真相卻出乎眾人意料。女主人曾說,沒買房子之前,他們都是和父母一起住在狹小的公租房裡,上個廁所都得避嫌。
如今,既有了夫妻私人空間,又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空間裡做自己想做的事,夫妻兩人已經很是滿足。房子雖然不大,卻承載著兩個人沉甸甸的幸福。
同為亞洲金融中心,華人為主的社會組成,很多人老是拿新加坡和香港進行對比。雖然新加坡多次成為最貴的城市,不過在住房上,新加坡可比其他的華人為主的地區有優勢的多了!房價相對值較低,普通年輕人就能承擔的起,這一直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這也是讓人覺得即便是號稱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新加坡,生活的真實成本並沒有那麼高。
今年年初新加坡報道一對情侶竟然在學生時期就申請到一套的五房式組屋

扣除補貼差不多30多萬新幣,超過150萬人民幣接近200萬人民幣!


新加坡政府早前推出額外安居津貼,家庭月入低於9000元的首次購屋家庭,無論購買新的或轉售組屋,都能享有高達8萬元津貼,不限制屋型和地點。

在新加坡建國初期,「新加坡住房模式」便應運而生,即通過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建屋發展局提供遠低於市場價格的組屋,滿足各種家庭結構多層次的住房需求,從而形成嚴格分配管理、有效抑制投機的制度,實現「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組屋(政府津貼房)不包括征地成本,且低於建築成本,因此,其價格比同類商品房至少低50%—70%。就整個新加坡而言,組屋總售價相當於購房者家庭年收入的5 倍左右。
組屋價格約2500 新元/平方米,一般每套30—40 萬新元。而且在新加坡大家以建築使用面積來計算房間的大小,不包括公攤面積等。

在新加坡,一個正常工作的家庭,甚至個體,買房真的不難!因為政府始終覺得,擁有自己的屋子是普通人過上正常生活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