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大家笑。侃侃新加坡的牛車水,對這裡的一副對聯咬文嚼字,給網友們添個樂。
新加坡鬧市區有個牛車水, 據說是自1821年起,就有華人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在這裡聚居。但是這裡缺水,只得用牛車從安詳山等地運水過來,因此得名牛車水。因為這裡是最早的華人聚居地,所以後來也被稱為新加坡的唐人街。

牛車水裡面有個小廣場。說它是廣場,其實就是一個唱卡拉OK的小舞台,下面有幾排座椅,供觀眾來欣賞。舞台雖然不大,但兩旁邊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倒引起我的興趣。
上聯:新加坡此中區來不盡白叟黃童紅男綠女
下聯:牛車水是古香真跡請大家同座共說談情

柱子下邊有一側,有關此對聯的說明:這幅對聯是高齡九十的牛車水老街坊葉竹溪老先生所作並書寫。雖然它並未嚴格遵守傳統對仗與平仄的要求,但卻抒發了老先生對牛車水最真實的情感,因此也更顯得珍貴及有意義。這幅對聯是2003年1月19日由惹蘭勿剎集選區國會議員梁莉莉醫生生正式揭幕。落款為:牛車水「金聲」公民諮詢委員會。
嚴格來說,這幅對聯它不是「對聯」,對仗平仄不合不說,就連句中的用詞竟也出現「錯誤」,如下聯中「請大家同座共說談情」中的「座」字,此處本意為請「坐下」的「坐」,是動詞,此聯中卻用了名詞座位的「座」。

當然,書法題詞中故意出錯也司空見慣,如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題寫杭州西湖「花港觀魚」繁體字魚下面是四點水,康熙故意寫成三點水,因四點水為火,三點水為水,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魚在火上烤不如在水中游,所以故意把四點水錯寫成三點水。
牛車水這幅對聯是否故意把「坐」寫成「座」,讓大家都有座位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牛車水是新加坡著名的旅遊景點,來新加坡的遊客幾乎都要到此一游。這裡的對聯應該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才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此處對聯雖小,影響卻不小,寫得好能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體現新加坡華人的文化底蘊,寫不好也可能會讓外人當作笑談。
對此,筆者忍不住班門弄斧,略改幾個字:
上聯:新加坡大花園來不盡白叟黃童紅男綠女
下聯:牛車水小劇場唱不完東歌西曲南腔北調

上聯把「此中區」改為「大花園」,都是說地點,但「此中區」一詞用的較少,而「大花園」經常用,因新加坡是全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
下聯改動較多,小劇場是指牛車水廣場本身就是一個小劇場,東歌西曲泛指世界各地,用東西南北來對稱「白黃紅綠」,用方向來對稱顏色,詞性一致。
筆者對對聯也是外行,一孔之見,不能登大雅之堂,只想拋磚引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