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開始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新加坡近日因新冠肺炎社區病例回升,冠病疫苗接種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專家提醒,在疫情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也至關重要,不應該被忽略。

新加坡的季節性流感高峰期每年主要集中在11月至1月,以及5月至7月,每年估計可造成大約12%的肺炎與流感住院案例,以及600起死亡病例。
為了降低感染流感的人數以及流感引發併發症的風險,衛生部建議新加坡人,尤其是高風險群體,每年定期注射一劑流感疫苗。
根據百匯珊頓醫療集團(Parkway Shenton)提供的數據,旗下診所去年施打的流感疫苗數量雖然增加了大約34%,但其他疫苗的接種率如白喉(Diphtheria)、人乳頭瘤病毒(HPV)和A型肝炎等,都有所滑落。
亞美德科醫療集團(AsiaMedic Limited)營運長黃愷彤醫生在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表示,她旗下診所接種流感疫苗的病人,過去一年下滑了大約兩成。
她透露,在冠病疫情籠罩下,新加坡人都做足了防疫措施並且多數居家辦公,因此染上流感病毒的機率可能相對比之前低。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我不大會生病,不太需要接種流感疫苗』,也會害怕不知道能不能同時接種流感和冠病疫苗,很多這些方面的考量。」
不過, 黃愷彤強調,在冠病疫情期間,接種流感疫苗更為重要,因為兩者的症狀非常相像,都類似於感冒。此外,如果這兩種病患求醫的話,同樣都需要接受拭子檢測。
「所以如果沒有注射流感疫苗的話,很多人可能會得到流感,有感冒的症狀而需要做拭子檢測,間接的就占用了這方面的資源。」
兩種疫苗間隔14天接種非常安全
新加坡衛生部建議新加坡人,在接種冠病疫苗之前或之後,還是能夠接種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但兩種疫苗的注射時間須間隔至少14天。
對此,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受詢時指出,接種冠病與流感疫苗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兩者之間並無衝突。
不過,他建議新加坡人如果對這方面仍有顧慮,可選擇間隔四個星期再進行接種。

他透露,當局不鼓勵同時接種冠病與其他疫苗,因為這可能會造成當出現副作用時,醫生的診斷受到影響。
「冠病疫苗稍微比較新一點,副作用方面我們還是不大了解。如果一起接種疫苗,接下來出了一些小問題,比如出現頭痛症狀,我們不知道是流感疫苗造成的,還是那個冠病疫苗造成的。」
黃愷彤也強調,建議間隔兩種疫苗的注射,是為了安全起見,並非沒有隔開就具危險性。
年輕人更容易出現副作用
梁浩楠和黃愷彤雙雙表示,由於年輕人的免疫系統較強,因此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更高。不過,他們出現的副作用通常不具危險性,而是普通的肌肉疼痛、發燒和頭疼等。
如果出現這類副作用的話,黃愷彤建議新加坡人多加休息,有需要再吃止痛藥或退燒藥,一般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梁浩楠也建議新加坡人,接種疫苗當天除了多喝水和定時用餐外,接下來不應該做劇烈運動,並且要有充足睡眠,確保身體得到足夠休息。
由於目前衛生部是按照年齡邀請新加坡人接種冠病疫苗,兩名醫生都呼籲新加坡人若是收到當局發出的相關信息,儘快登記報名接種。
至於還在等待接種冠病疫苗的新加坡人,可以考慮先接種其他疫苗,但得確保兩種疫苗的接種間隔至少14天。
本地近期確診數據顯示
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同戶或家屬
目前全島30個活躍感染群中,有11個的病例全屬同戶或家屬傳播,另有14個感染群中部分病例屬同戶或家屬傳播。
本地近期冠病確診病例的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外溢到廣大社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是機場、醫院和補習中心等公共場所或職場,而是同戶或家屬傳播。
據《聯合早報》統計,截至5月22日,本地共有30個活躍感染群,總計318起關聯病例。其中151起屬同戶或家屬傳播,占了近一半(47%)。
30個感染群中,有11個的病例全屬同戶或家屬傳播。這些感染群相信都是從零星的無關聯病例開始追蹤,屬於小型感染群,病例數介於三到五人。
另有14個感染群中的部分病例屬於同戶或家屬傳播,包括樟宜機場、陳篤生醫院,以及補習中心Learning Point這三個本地目前最大的感染群。
樟宜機場感染群截至前天有105起病例,其中49起屬同戶或家屬傳播,占47%左右。
以一名在樟宜機場第三搭客大廈Kopitiam食閣工作的56歲清潔工為例,他確診後,同住的另四人也相繼證實感染冠病。
Learning Point感染群中,同戶或家屬傳播病例的占比較高,約53.6%(15起)。陳篤生醫院感染群則只有15.2%(七起)的病例屬同戶或家屬傳播。
其餘五個感染群完全沒有同戶或家屬傳播的病例。此外,由於無關聯病例目前暫時無法確定是從哪裡染病,因此未納入統計中,包括曾到過裕廊東JEM和西城的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