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申一東海岸地鐵線第二階段工程位置非常靠近其他建築,其中加利谷站地鐵隧道就建在聖若瑟國際書院地底下,建築團隊因此採用較創新的礦山法開挖,減少對學校的影響。
將在本月28日通車的湯東線第二階段共有六個地鐵站,分別是加利谷、湯申路上段、光明山、美華、倫多及春葉站。

宏茂橋4道路段只有約200米長,高度卻足足相差12米,團隊在這個斜坡建美華站碰到不少困難,在操作或移動起重機和鑽機等重型設備時都須格外小心。(陸交局提供)
陸路交通管理局高級項目工程師浦志聰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由於這六站都與組屋、商店或學校等現有建築靠得很近,地底下則有下水道和電纜等共用設施,團隊得在非常有限的空間小心施工,以確保一切順利安全進行。
以加利谷站為例,由於該站比鄰聖若瑟國際書院,地鐵隧道穿過校園地底下,若使用傳統的隨挖隨鋪法,就須在通往校園的馬路動工。為避免這個情況發生,當局決定採用較創新的礦山法(mined tunnel),通過引爆與挖掘來建地鐵隧道。
「通過這個方式既能確保建築工程在地底下順利進行,又不會影響通往學校的道路,對交通造成的干擾也降到最低。」
位於宏茂橋一帶的美華站同樣被不少建築和繁忙馬路包圍住,由於施工空間有限,團隊前後為這一帶展開了15次道路改道工程。
該站部分工程在宏茂橋4道進行。浦志聰指出,從哥本峇魯民眾俱樂部到第111座組屋的宏茂橋4道路段只有約200米長,高度卻足足相差12米,相當於四層樓。「因為這個斜坡,無論是操作或移動起重機和鑽機等重型設備,都須要格外小心。」

靠近加利谷站的地鐵隧道就建在聖若瑟國際書院地底下,團隊選擇通過引爆與挖掘的礦山法來建隧道,減少對學校的影響。(陸交局提供)
地底也有不少「障礙物」
項目副經理吳欣達則說,春葉站與通順區的店屋之間只隔7.5米。為了防止店屋不受工程影響,團隊設了擋土地基結構,並安裝不少實時測量儀,確保結構在工程進行時起到擋土和確保地基穩固的作用。 團隊也只能在避開店屋的特定空間內操作起重機,也安裝隔音設備,減少發出的噪音。
除了地面空間有限,地底下同樣有不少「障礙物」。例如,美華和倫多站之間安裝轉向軌的地方有不少重要電信電纜。
浦志聰說:「若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就會把電纜移到他處,但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在通電的電纜周圍小心施工。」該處附近也有一個直徑約1.2米的巨型水管,所幸團隊獲准在其他地方安裝新水管,再將舊水管移除,為工人騰出更多施工空間。

春葉站與旁邊的通順區店屋只隔7.5米,為了確保商家和住戶不受工程影響,團隊設了擋土地基結構,並安裝不少實時測量儀,起重機則只能在特定範圍內操作。(陸交局提供)
光明山站則因周圍地理條件較特殊,給團隊帶來不少挑戰。
浦志聰說,團隊須要為擋土地基結構鑽1500多個鑽孔樁,但由於光明山一帶由較堅硬的花崗石組成,他們一天最多只能鑽10公分。相較之下,若地質條件較好,一兩天內就能鑽30米。
「此外,安裝擋土地基結構的位置與附近組屋只有約兩米距離,所以我們得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安裝隔音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干擾。」
去年冠病疫情暴發後,不少建築工程進度受影響,湯東線第二階段也因此兩度延後啟用。 浦志聰指出,碰到病毒阻斷措施實行期間再加上人手短缺,讓團隊一波三折。「幸虧我們當時已經進入土木建築工程尾聲,所以還應付得來。疫情也影響到列車測試階段,但我們最後還是挺過來。」
湯東線第二階段已進入檢測系統和調試的最後階段。投入運作後,約10萬住戶只須步行不到10分鐘就能到湯東線地鐵站。該線全面通車後,受益住戶會進一步增至超過24萬個。
記者:李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