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RT和南洋理工大學合作研發新方案,通過感應器監測列車車門的操作,在發生故障前先讓工程團隊進行維修。(陳來福攝)
在五分鐘以內地鐵列車服務延誤事故當中,超過半數是由於車門出現故障,地鐵營運業者SMRT和南洋理工大學合作研發新方案,通過感應器監測列車車門的操作,在發生故障前先讓工程團隊進行維修。
裝置在列車的感應系統會監測氣動車門的氣壓、開關速度,以及電壓。若發現異樣,感應器會自動通知工程團隊及早進行維修,進而避免列車服務延誤,提升地鐵可靠度。
這個車門感應系統是SMRT與南大合作設立的智能城市鐵軌企業研究室現有13個科研項目的其中一項,並已從今年6月起在運行於地鐵南北和東西線的一列列車的一道車門上進行測試,接下來將在該列車的其餘47道門裝置並試驗。
若試驗成功,車門感應系統將分階段在其他地鐵線陸續推出。
耗資6000萬元的SMRT—南大智能城市鐵軌企業研究室是在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簡稱NRF)的「大學—企業合作研究室計劃」(Corporate Laboratory@University)下於2016年5月設立,也是首個著重於地鐵領域的企業研究室。
擔任NRF主席的財政部長王瑞傑今早為該研究室主持開幕儀式。
上述研究室正在研發的另外三個方案也將從明年起投入測試,包括使用射頻技術的實時監測系統,以更快及準確探測軌道和供電軌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故障發生前就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