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新訊 | 團中央「海外學子華夏行」 圓滿結束,新加坡學聯代表感受祖國的飛躍

2018年08月15日   •   1萬次閱讀

引言

日前,由團中央學校部和全國學聯秘書處主辦、為期8天的2018年「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在北京閉營。據悉,「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已連續開展4年。今年活動以「精準扶貧·華夏科技行」為主題,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等15個國家的26名海外中國留學生組織代表在北京、四川、貴州等地開展了政務參訪、企業考察、文化交流、民情體驗等活動。新加坡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副主席金茹依參加會議。

讓我們一起看下參加本次活動的人員都怎麼說。

營員感言

四川之行

來到綿陽這座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四川人民身上的兩股精神。一是樂觀拼搏的抗震精神,天災並沒有壓垮北川人民,有黨和政府的堅實後盾,北川人用抗震精神在踐行著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新北川縣城拔地而起,如今百姓安居樂業。二是創新創業精神,在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看到了長虹,九洲等眾多創新型企業承擔著我國多項高尖端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再一次激發我今後學成歸國投身創新創業的熱情。

——全匈牙利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 郭新華

作為一名理工科的留學生,一直以來我都關注著國內經濟科技發展。一方面因為對於祖國的熱愛,另一方面也是在關心自己畢業後的職業。過去的十幾年,國內飛速的發展帶來了極豐富的就業創業機會。十九大以來提出的重點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和精準扶貧的計劃,意味著我們將來有著更加廣泛的選擇空間,和為祖國建設出力的更多的機會。作為華人學聯的成員,我勢必也會將在這裡看到的好消息帶回去,告訴我的同學們:祖國發展得好,我們的機會更多了!

——普林斯頓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副主席 呂銘

我們的祖國在促進青年創新創業事業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為國內外學子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政策保障和軟硬體環境,可以說在黨和國家的支持推動下,當今的中國青年正處於最有利於創造的時代。作為海外留學生,我們應該滿懷家國情懷,積極投身於祖國的發展建設和青年雙創浪潮中去,為建設一個更好更美的中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全韓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副會長 杜威翰

今天有幸參觀了綿陽市九洲集團和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為九洲集團抓住改革的機遇,在軍民融合創新領域所取得成績和所做的貢獻點贊。綿陽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全國唯一科技城,同時搭乘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助推2025中國智能製造計劃。隨後的青年交流會上,綿陽市各相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紛紛詳細介紹了人才引進計劃,各種優惠政策讓我感受到祖國對人才特別是海外高層次人才求賢若渴。作為一名身在海外學子, 深深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帶給我們強大自豪感和安全感。同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牢記習主席囑託,刻苦學習,將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早日成為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南威爾斯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副秘書長 張歡

在海外求學6年的我,今天切身感受到國內的飛速發展,文化的底蘊,科技的進步。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標。我深切的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希望!2018海外學子華夏行——精準扶貧,讓我們來自15個國家26位留學生代表,受益良多,精神振奮,深感祖國現在的繁榮與富強。我們也必定會做一個傳播者,把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告訴一同留學的同學朋友,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義大利佛羅倫斯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

毛揚帆

國家要發展,人才是重要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今天的參訪堅定了我想要為民族企業海外引才貢獻一份力量的決心。我深知,「留學報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和理想信念,作為留學生,我們將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地學習知識、提高本領,珍惜時代賦予的使命和機會。在美國,就成為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的參與者與貢獻者;回祖國,就成為中國夢的服務者與實踐者。

——洛加大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前任主席 葛菊冰

大災無情人有情,一朝家園破碎,如今百廢俱興。新縣城的拔地而起不僅僅體現了黨和國家決策有力,更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國難興邦,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新縣城不僅僅承載了北川人民的生活福祉,更寄託著生者對逝者的哀思和緬懷。作為一名海外留學生,與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無論身在何處,都願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微薄力量。

——美國喬治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

歐陽祖彬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作為一名有幸參加』海外學子華夏行』的留學生,我被參觀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深深震撼。軍民融合、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共創國家繁榮發展;百廢俱興、精準扶貧彰顯中華民族復興。此時此刻,我希望儘早回國,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創造價值;更希望通過多看、多想、多做,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波蘭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 李青怡

「汶之傷,國之痛,五月悲傷逆流成河,十年傷口依然不能平復」,但看到北川新城之後,了解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能被困難戰勝的。到達兩彈城,緬懷鄧稼先後,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在參訪成都科學城時,我們學到了很多新時代的知識,了解了科技創新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未來中國定會從科技大國邁進科技強國行列,海外的學子們定會響應祖國的召喚,隨時投身於祖國創新建設的洪流中!」

——阿拉木圖中國留學生會主席 單世國

「這次我有幸能夠參加2018年』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此次』華夏行』讓我更直觀地了解到西部地區城市的科技發展,感受到了各省市政府對於海外人才的求賢若渴,體驗了更加完善的創業配套設施,以及了解了更加詳盡的人才優惠政策。讓我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地加強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助力我們』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伍倫貢公派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 鄭磊

「科技興國,科教興邦,科學技術永遠是第一生產力,而創新是推動科技不斷前進的原動力。這次有幸參加』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讓我充分認識到祖國在鼓勵創新、創業方面的決心,增強了我對祖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信心。作為一名海外學習的留學生,有朝一日學成歸國,報效祖國一直是我的心愿。通過在四川為期四天的學習,我深深地為祖國今天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也為自己能有幸成為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復興這一關鍵時期的一員感到欣慰。」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博士生 張樂

「有一種精神,叫自強不息;有一種情懷,叫留學報國。此次參加全國學聯組織的海外學子華夏行的活動,讓我對祖國今日的發展現狀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在四川成都,我們參訪了許多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了解到了國家推動高科技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心。我為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感到震撼與驕傲,更為國家的科技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感到歡欣鼓舞。這使我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年底給我們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回信中寫到: 希望你們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身為海外留學生,更應該心繫祖國,努力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文化,加入到國家的發展的大進程中,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鬥的道路上 !」

——莫斯科大學中國學聯宣傳部部長 高牧洋

「四天的四川之行,使我對祖國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海外留學生的期望和要求有了更深的體會。越出國,越愛國。我們身處海外的留學生更加真實直觀的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帶給我們的自豪感,安全感。對於海外社會來說,我們是新時代的中國年輕人。這就要求我們肩負著向外國同學,老師,社會各界展現民族自信,弘揚中國文化的使命。每位留學生都是一張活的外交名片,我們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都在海外代表著新一代中國人的風采風貌。由於我們身在海外,有更好的條件,更大的責任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留學生』這五個字是有分量的,也是有優秀的品質傳承的。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進入新的階段,海外留學生更有發揮的廣闊天地,責任也更加重大。作為一名學生代表,我認為自己有義務,有責任把祖國的期待,歷史賦予我們的新時代使命感傳遞到身邊每一位留學生身上。」

——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副主席 賈方舟

「感謝』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讓我接觸並了解到了國內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各種創新創業成果。感嘆祖國發展之迅速,也讓自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早日學成然後回到祖國報效祖國的心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汶川災區舊址的現狀以及大地震發生時的四川人民堅韌不拔,眾志成城的抗災精神。這激勵了我今後在海外要繼續刻苦學習,在面對困難時要敢於直面問題,不拋棄不放棄。」

——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副會長 關玲

貴州之行

作為一名歌劇演唱方向的留學生,一直以來我都關注著國內的藝術文化發展。來到貴州黔西南後我聽聞,州委和州政府與當地一位文藝工作者建立合作項目,從開始到達成合作前後不到24小時,州委和州政府對文化產業和從業者的重視讓我信心倍增。可以說在黨和國家的支持推動下,當今的中國藝術文化市場正處於黃金時代。作為海外藝術留學生,我們應該滿懷家國情懷,積極投身於祖國的文化藝術發展建設浪潮中,為新時代藝術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羅馬音樂學院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 戰嬴

萬峰林旅遊扶貧示範區在景區開發前,當地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種植,收入來源單一,看天吃飯。景區的開發不僅幫助當地居民遷入新居,同時就地解決中青年甚至老年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這種利用生態資源發展旅遊業的模式有效地幫助農民脫貧,我對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信心。

——法國里昂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主席 張嘉宇

以黔西南為代表的西部地區開創性採用旅遊扶貧、技術扶貧等方法,通過定向培訓提升貧困人口的技術水平,推行生態旅遊區提供致富新方法,不僅從經濟層面,更是在精神層面幫助廣大人民脫貧致富。此次西南一行,我們深刻地理解了」精準扶貧」的要義,希望能夠早日學成回國,為祖國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柏林自由大學中國學生會 副主席 劉雨鑫

此次「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讓我有機會與黔西南地區的創新創業人才、學生代表進行深度交流。當地政府與人民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決心與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同時也了解到他們在城市經濟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與瓶頸,我作為海外留學人員一定終牢記時代、祖國和人民賦予的責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新加坡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 副主席 金茹依

此次「海外學子華夏行」活動貴州黔西南之行,讓我真真實實地看到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實現的巨大改變。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數億中國人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但中國的扶貧仍然面臨艱巨的任務。希望畢業之後,帶著國外所看所學的知識和經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埃及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宣傳部網絡部部長 唐志軍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