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貢貢,蘇東,清湯,文頭雪
你都知道是什麼食物嗎?
新加坡有自己的獨特的華語文化
並且有很多詞語是從馬來語演變而來
因此很多食物的名字都跟中國的叫法不同
所以小文很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下
新加坡食物的華語叫法
蘇東 Sotong

蘇東其實就是魷魚,也就是烏賊。
新加坡常見做法:
炸蘇東、烤蘇東、蘇東鐵板燒

Po Yee

Po Yee是蒲魚的福建話,也稱魔鬼魚
新加坡常見做法:烤叄巴魔鬼魚

拉拉 lala

拉拉泛指各種殼類海鮮,比如蛤蜊、花甲等
新加坡常見做法:炒拉拉,拉拉湯

貢貢 Gonggong

貢貢泛指各種海螺類海鮮
新加坡常見做法:白灼貢貢

叻沙

叻沙是一道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娘惹美食
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
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
英文名:Laksa
烏打 Otak-Otak

烏打是一種以魚肉泥與各種香料混合,
放進香蕉葉或亞答葉包裹拿去炊蒸或烘烤。
烏打在馬來語中意為「大腦」,
因為其柔軟糊狀的質感與
大腦頗有相似之處。
文頭雪

台灣人叫愛玉凍
新加坡人稱為文頭雪
中國有些地方稱為涼粉
是一塊大果凍(or 涼粉)蓋一層削冰
另有一粒酸柑
酸柑是綠色的象小桔子一樣的水果
比桌球還小几倍
味道有點像檸檬
八寶清湯(Cheng Teng)

八寶清湯(Cheng Teng)是一種常見的甜品
可以自己煮或是在任何甜品攤位購買
也可依照個人的喜好來品嘗熱或冷的吃法
這道甜品有很多配料而且不同的攤位
也有不同的煮法及選用的材料
但常見的有桂圓肉,薏米,白果
蓮子,胖大海等的主要用料
羅惹(Rojak)

羅惹「Rojak」是馬來語「混合」的意思
實際上是混合了新鮮塊狀的菠蘿、青蘋果
芒果、番石榴、黃瓜、辣椒、花生、酸角
蜂蜜和黑豆漿的一種食物
這是非常有南洋熱帶特色的一個小吃
有機會一定要嘗試
啵啵喳喳

摩摩嚓嚓是東南亞三大小販甜品之一
有熱冷兩種吃法
用椰漿水煮芋頭和番薯塊
再加入西米同煮
最後調入椰汁而成香甜冰爽
「摩摩嚓嚓」源自馬來西亞
是根據粵語發音寫成的名稱
普通話讀起來,與粵語發音相差不大
馬來西亞盛產椰子
所以很多食物都加椰子製成品
「摩摩嚓嚓」也不例外
奶香,椰香,芋香,相映交輝
那撲鼻的香味, 相信你很難抵擋
馬來風光 Sambal Kang Kong

馬來風光叄峇蕹菜
蕹菜也被稱為空心菜或應菜
用叄峇醬炒制
粿汁

粿汁是在滑口的粿片上淋上淺棕色滷汁
粿片製作工藝複雜
先用浸洗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漿
將米粉漿蒸熟之後,晾曬而成
沙嗲 Satay

沙嗲是一種烤肉串
通常肉以醬汁先腌過再烤
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塊的雞肉
羊肉、牛肉、豬肉、魚,其它肉類
沙嗲雖然經常使用竹籤串肉
但比較正統的是以椰子樹葉的梗串肉
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
吃時可以再加上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
這些好吃的怎麼叫,你都記熟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