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整體私宅交易量在第三季環比下跌15%,但私宅價格由跌轉升,環比增長0.5 %。分析師指出,價格上升預計是暫時性的,整體市場已放緩。
市區重建局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第三季整體私宅價格指數與前一季的0.2%跌幅相反。房價上漲抑制市場買氣,第三季的整體私宅交易量環比下跌15%,同比則滑落26%。
非有地私宅價格第三季上漲2.1%,扭轉了前一季的0.6%跌幅。
中檔和大眾化私宅價格 受本地自住買家需求支撐
公寓價格上升主要是因為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和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私宅價格,受到本地自住買家的需求支撐。不過,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私宅價格下滑,部分抵消整體價格漲幅。
大眾化私宅價格持續上漲,從第二季的1.2%上升到第三季的5.1%。中檔私宅價格由跌轉升,在第三季上漲2.3%;高檔私宅價格卻加速下跌,從第二季度0.1%跌幅擴大至第三季的2.6%跌幅。
分析:第三季房價上升或因新私宅比率較高
房價上升可能是因為在第三季出售的新私宅比率較多,而且新私宅的售價往往更高。
儘管第三季價格回升,但整體價格漲幅低於往年。第三季有不少新私宅項目開盤,包括名門世家(Grand Dunman)、Lentor Hills Residences、秘林嘉園(The Myst)和松岩軒(Pinetree Hill) 。這吸引許多買家入場,帶動私宅市場情緒。
新私宅交易活躍選擇也多 7月份售出1412單位
新私宅市場在第三季交易活躍,單單在7月份,發展商就售出了1412個單位。
有至少八個新私宅項目供潛在買家購買,顯示新私宅項目加速投入市場。有鑒於此,潛在買家有更多選擇和購買機會,還可選擇不同地點的公寓。
高檔私宅價格連跌兩個季度,或是因為政府收緊針對投資者和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的舉措奏效。此外,最近發生的洗錢案也重創高檔私宅市場情緒。
有地住宅價格跌4.9% 專家:供應依然緊張本地買家需求仍高
在有地住宅方面,第三季價格滑落4.9%,與前一季的上升1.1%形成強烈對比,終結連漲八個季度的勢頭。
不過有地住宅價格不太可能會繼續下跌,因為這類住房的供應依然緊張,而且本地買家需求還是很高。
總的來說,整體私宅市場的韌力很強,本地失業率依舊很低,而且組屋轉售價還在上漲,支撐組屋提升者對私宅的需求。
不過,房地產降溫措施、疲弱經濟前景和高漲的房貸利率,會繼續壓抑整體買家需求。預料,買賣雙方難以在價格方面達成共識的情況可能增加,而這會導致整體交易量受挫。

市建局指出,私宅價格在過去兩個季度平均每季上升0.2%,明顯低於去年全年的2.1%平均季度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