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人對寵物的需求日益增長,一些非法走私者通過社交媒體平台低價兜售寵物,引發當局關注。據國家公園局和移民與關卡局的聯合文告,今年上半年已偵破33起動物走私案,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新加坡寵物飼料市場收益增長約40%,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攀升至1億4380萬美元。然而,寵物需求的增長也帶來了非法走私問題。國家公園局執法與調查處處長張健奕表示,自2019年起,當局已破獲多起走私動物個案,2023年超過30起。

走私動物不僅對動物本身造成傷害,還可能攜帶傳染病,對新加坡的公共衛生和自然生態構成威脅。根據新加坡法律,無執照進口動物或禽類,初犯者可被罰款高達1萬元或監禁12個月;未經批准銷售或出口野生動物,可被罰款高達5萬元或監禁兩年。

動物福利組織"為動物發聲"(Voices for Animals)創辦人陳家興指出,網絡零售的便利性間接導致了寵物走私問題。他警告說,這種交易方式可能導致寵物在運輸過程中死亡。
記者在社交媒體平台TikTok和小紅書上發現,有馬來西亞商家以低價銷售多品種的幼犬幼貓,並聲稱可以安排寵物直接送到新加坡客戶家門口。小紅書表示,將嚴格治理交易導流行為,嚴重者將被封號。TikTok則指引記者參考其社區公約,規定用戶不得使用平台促成受管制或違禁品的交易。
國家公園局提醒公眾,購買寵物時要選擇合法渠道,以確保寵物的健康和安全,同時避免助長非法走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