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供應商的數據中心發生問題,新加坡星展銀行和花旗銀行的服務在10月14日發生大規模中斷,直到次日才完全恢復。在此期間,約有250萬筆支付和自動提款機交易未能順利完成,估計有81萬次的嘗試登錄這兩家銀行的數碼銀行平台都以失敗告終。

11月6日,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在國會回答議員的口頭詢問時披露了星展銀行和花旗銀行服務中斷事件造成的影響範圍。
陳聖輝指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要求銀行對外部服務提供商進行密切監督,以確保它們在最小程度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提供金融服務。然而,星展銀行和花旗銀行未能滿足MAS的要求,無法確保其關鍵IT系統能夠抵禦長時間中斷。儘管兩家銀行每年都測試備用數據中心在系統故障時的恢復能力,但在這些測試中未曾出現10月14日發生的問題。MAS已經採取懲罰措施對付這兩家銀行,星展銀行因在過去8個月內發生了5次服務中斷事件而受到了更嚴厲的處罰。

他強調,沒有絕對可靠的信息技術(IT)系統,銀行服務中斷可能由多種原因引發,而且可能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發生。儘管新加坡的本地銀行系統普遍很穩健,但陳聖輝建議消費者要在面對意外情況時制定計劃和做好準備。這包括使用替代支付選項,不要過分依賴某一家服務供應商進行需要及時處理的交易。

陳聖輝還表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將對所有在新加坡本地運營的銀行的風險管理要求進行審查和更新。MAS將與業界合作,將從這次事件中學到的重要教訓融入所有銀行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並納入MAS未來的科技風險監管措施中。明年,金融業將在業務連續性演習中將相關討論列為主要議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