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孫牧寧):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招待會18號在新加坡舉行。參加招待會的新加坡各界人士紛紛稱讚澳門在回歸後取得的巨大社會經濟發展成就,並認為這與「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是分不開的。

招待會在中國留學生演唱的「七子之歌」的歌聲中拉開帷幕。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向參會來賓介紹了七子之歌的來歷。他說,七子之歌來源於94年前中國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一首詩,七子是指香港、澳門、台灣等七處曾被割讓或租借的中國領土。詩歌反映了那個時期中國的屈辱歷史和那一代中國人的失地之痛。
如今,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香港、澳門也已陸續回到祖國的懷抱,並且在深刻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基礎上,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對此,新加坡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深有感觸。在招待會上,他回顧了他眼中澳門在20年來經歷的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特別介紹了港珠澳大橋給他帶來的震動,「不久前剛剛開通的港珠澳大橋,是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10月24日正式通車後,大橋提升了澳門作為旅遊度假中心的地位,同時讓澳門能夠更加快捷的連接內地市場。今年早些時候我曾經踏上過這座大橋,被深深的觸動了。」
出席招待會的不少新加坡朋友也都親身感受到了澳門的發展與變化。新加坡工商聯主席張松聲說,在中國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經過20年的發展,澳門居民如今的生活更安定,經濟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回歸前我去過(澳門),就覺得特別亂。回歸之後中國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澳門的幾任特首也都為澳門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現在我能感受到,澳門老百姓的幸福感是非常強的。」
新加坡中國友好協會會長潘國駒認為,澳門回歸以來取得的發展成就,是「一國兩制」方針在實踐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他說,「澳門經濟之前絕大部分是靠博彩業支撐的,然而現在澳門經濟已經非常多元化,不僅僅是靠賭場來維持發展,這非常重要。」
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特別指出,得益於「一國兩制」方針,澳門建立起了有效的治理體系,這是澳門社會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的基礎。澳門的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間的積極協調。他表示,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澳門未來可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必然會為澳門帶來更美好的明天,「(澳門)經濟提出要多元化,到底如何實現多元化,文化產業怎麼做,會展中心怎麼做,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至少要在葡語國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澳門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