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日初升,最燦不如黃昏景。只要找到對的地點,在自家門口也能欣賞到仿如埃及西奈山般的日出,像非洲曠野一般的日落。這半年疫情期間,專業攝影師李麗娜在全島蓄水池、水壩、濕地公園,以及海邊拍攝日出日落。在大疫之年發現原來自家門前的旭日斜陽之絕美,或是遲來的慰藉,讓人沉醉忘我。

濱海灣的城市日出。
我永遠忘不了有一年到埃及西奈山看日出的經歷。凌晨1點就從山腳的聖凱薩琳修道院出發,徒步登上2285米的山頂邊看流星雨邊看日出,覺得征服了自己。同樣烙印在心裡的還有非洲曠野的夕陽美景,血紅太陽在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徐徐落下,每天都那麼大,前景是非常遵守社交距離的枯葉大樹黑影,加上三三兩兩的長頸鹿背影,就是國家地理的感覺。
在還可以自由旅遊的年代,一些人會特地出國尋找他們心目中最美的晨光和夕陽,只要體驗過清晨和傍晚特殊美景的遊客,一定難以忘懷。但天下的太陽都一樣,就只有那麼一個,只要找到對的地點,其實在自家門口也能欣賞像埃及西奈山般的日出,和像非洲曠野一般的日落。
人在大都會呆久了,基本上已經忘了何謂日出日落,鱗次櫛比的鋼骨森林早已將日光遮擋。於是我們總得飛到老遠的國外大草原、海邊或山頂去體驗黎明黃昏,讚美和沉浸在奇霞異景之中。也因此,很少有人會萌起這樣的念頭,到底看看自家門口的日出日落會是怎樣的心情。結果可以讓你很驚訝。
新加坡確實很小,但從一個旅人的角度來探索,卻也不是三天就能走完的。一天黃昏,途經萬禮附近的實里達蓄水池上段,停車下去走走,放眼所望之處,沒有一處像我們熟悉的新加坡。那一刻心裡冉起這樣的想法,若我是來新加坡旅遊的外國人,應該會選擇將這些地點加入Instagram打卡的行程里。
觀賞日出日落絕佳前景

絕美的晨曦,霞光染紅了整個天際。這裡原來是新加坡,就在實里達下段蓄水池。

伴著日落的絕美背景,整個草地仿佛蓋上了一層金色。地點是實里達上段蓄水池。
實里達蓄水池上段初建成於1940年,這些年不斷擴建,1969年由英國的亞歷山德拉公主代表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為慶祝新加坡作為英國貿易港口建立150周年正式對外開放。實里達蓄水池下段則建成於1986年,是築壩於實里達河的出海口處而形成,部分區域修建成公園,一直是一小撮國人的寂靜好去處,直到最近才讓更多國人發現。

除了日升日落,月升景色也很迷人。地點是實里達下段蓄水池。
像實里達蓄水池上段這樣的大自然景色,新加坡一點都不缺,當中更有不少得益於地點和角度,成了新加坡最漂亮的欣賞日出日落地點。疫情期間被不少國人重新發現的實里達蓄水池上段瞭望塔,更是觀賞日出的絕佳前景。這座已有40年的火箭外形瞭望塔,充滿懷舊風格,成了觀賞和拍攝夕陽餘暉的場景。在大士濱海區也有一座類似的瞭望塔—萊佛士濱海燈塔。

大士萊佛士濱海燈塔日落美景。
你也許沒料到,新加坡有多達17個對外開放或不開放的大大小小蓄水池,主要通過堵塞河口湖口形成,被大片草地、茂密樹林和沼澤包圍,疫情期間漸漸成了大都會人周末逃離城市喧囂,放鬆心情呼吸大自然氣息的尋幽處。在無法前往附近東南亞國家度長周末的防疫期間,這些被大自然環抱的地點過去大半年吸引不少國人探索,除了運動賞鳥散步之外,最適合的就是黎明黃昏時分去看日出日落。

從雙溪布布洛濕地保護區觀賞到的日出美景。
在蓄水池、水壩或海邊看日出日落,就像在非洲大草原或外國的高山沙灘看旭日夕陽,特別美麗,關鍵是一望無際無遮攔,而且在沒有鋼骨建築和各種城市廢氣的污染下,潔凈的空氣能讓太陽更圓美。好,是因為這些地點有樹林有湖水,一旦有茂密的樹木作太陽的前景,有平靜的湖水當太陽的光影舞台,就能折射出壯觀的晨曦或夕陽倒影。蓄水池和濕地公園之所以適合看日落,也因有熱帶雨林映襯著絕美的夕陽,染紅整個天際的霞光更有夕陽無限好的遺憾美。
雙溪布洛除了是個觀鳥者常去的賞鳥拍鳥地點,更是日出佳地,在觀賞大太陽從海平面升起的同時,不時飛過太陽的飛鳥黑影,也是奇佳景色。此外,由於對岸是馬來西亞,看過去在視覺和心情上更呈現出另一番景色。

從三巴旺公園觀賞到的柔佛日落。
另一處不是太多人注意的是義順的水壩。在義順水壩上可一覽新柔海峽和實里達下段蓄水池風光,這裡沒有太多遮攔,面積也廣,對岸是馬來西亞的巴西古當,更有到了外國的感覺。

在義順水壩可欣賞到帶有非洲曠野風味的日出。
日出日落霞光滿天的瞬間美景,對攝影愛好者尤其有說不出的魅力,本地的日出日落美景絕對有資格入鏡。日出日落時分的太陽光線角度低,光質柔色調暖,就算只是看不拍照,都會讓人沉醉得忘我。特別是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天空色彩的變化,太陽從黃變橘,進入水平線時越變越大成紅長蛋形,再於水平線上消失,天空的顏色同時變化萬千,由紅轉紫再轉深藍。日出日落前後顯現的魔術時刻色溫,配合可遇不可求的雲彩與地形,像巧匠把雲層揉捏成各種形狀,配上光照展現的繽紛色彩和層次,就是美。

三巴旺公園的日出美景。
過去半年疫情期間,各蓄水池、水壩、濕地公園及海邊拍攝日出日落的專業攝影師李麗娜就捕捉了很多美景。她說:「最美的一直在我們身旁,只是過去忙到在我們眼前卻視而不見。住了15年,我近年才發現家門口左邊是日出,右邊是日落,但以前從不看天空一眼。也許天空美得一片火紅,我卻背著相機,匆匆走進電梯,這麼多年不知錯過多少美景。」
李麗娜趁疫情期間彌補遺憾,天天全島各地拍攝日出日落,也發現有越來越多人前往探索新加坡很多漂亮的蓄水池。她說:「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美,心態對到哪裡都是對的地方,都是美的地方。」

攝影師李麗娜過去大半年幾乎天天到全島各地拍日出和日落。
誰說不是?生活在彈丸小國,從生活到工作,我們都習慣往外看。大疫之年,是回頭往內看的時候了。
文:吳慶康
圖:李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