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和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的科學家和臨床醫生髮現,血液中的兩種化合物(sST2和suPAR)可能在疾病早期確定患者是否有嚴重登革熱的風險。
現有診斷方法
登革熱,又稱為斷骨熱,是一種通過受到感染的雌性伊蚊叮咬傳播的蟲媒傳染病。登革熱可由同一病毒的 4 種不同毒株引起(DEN-1 至 DEN-4)。
登革熱的表現可輕(僅發熱)可重,重症表現包括登革休克綜合徵、登革出血熱,均有可能導致死亡。
絕大多數登革熱患者 (75-90%) 在患病時無任何症狀,甚至沒有發熱。這意味著許多人首次出現登革熱症狀時,已經是第二次發作。

登革熱預防,來源:NEA
登革熱通常為輕型疾病,但有少數患者(約15%)可能發展為危及生命的嚴重登革熱,而這種情況需要密切監測和專業醫療護理。
目前,早期準確識別潛在嚴重病例的方法包括使用血液樣本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然而,這些測試並不總是足夠敏感,無法在早期準確辨別嚴重病例。
除了血液測試外,世衛組織唯一推薦的其他方法是根據症狀使用指南進行評估,包括發熱、頭痛、眼後疼痛、關節和肌肉疼痛、皮疹以及輕度出血。然而,這些指南在篩查嚴重登革熱方面的準確性僅為6%至18%,因為這些症狀可能與較輕的登革熱和其他疾病有重疊之處。
登革熱診斷新發現
由於商業上已有用於心力衰竭檢測的sST2和suPAR的側流檢測試劑盒,研究人員正在驗證和調整這些測試,以製作一個單一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嚴重登革熱。
sST2和suPAR是與心臟健康相關的血液蛋白,高水平的sST2表明心臟受到壓力和纖維化,有助於評估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升高的suPAR水平表示炎症增加,與心臟問題的風險增加有關,監測這些蛋白質提供了對心臟健康和疾病進展的深刻了解。

研究團隊,來源:NTU News
研究人員估計,通過監測這兩種化合物的水平,將能更準確地預測嚴重登革熱(55%至60%的準確性),超過了世衛組織的指導方針。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測試將大大幫助臨床醫生區分非危及生命的登革熱病例和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登革熱。
這一發現是在2016年至2019年間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得出的,該研究涉及在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接受治療的129名登革熱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