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2月12日在臉書和其他社媒上載了一則貼文,說一對夫婦倆行動不便,丈夫因患有青光眼,在約三年前失明;妻子則在半年前跌倒腳踝骨折。
兩人無法工作,僅靠妻子獲得的居家看護津貼,以及一家寺廟給予的暫時補貼過日子。
這對夫婦是西海岸集選區居民,丈夫60歲,妻子55歲。
梁文輝稱,他們在申請其他援助,例如公交補助券時被拒。健康問題使得兩人陷入財務困境,妻子為了動腳踝手術消耗了大筆保健儲蓄,更因為負擔不起每次100新元的費用而放棄物理治療。
看這則貼文的人都難免對這對貧病交加的夫婦生出惻隱之心。梁文輝打抱不平,言外之意是指責政府沒有為這對生活拮据的夫婦提供足夠經濟援助。
這件事的另一面很快暴露出來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隨即反駁這是不實指控。
原來,這對夫婦每月獲得總值約830新元的現金和補助券,兩人的公積金退休戶頭也共有超過10萬新元存款。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上星期四(15日)發文告,指梁文輝所描述的情況不實。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文告)
當局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對夫婦每月獲公共機構和社區夥伴的經濟援助,包括居家看護津貼、西南社區發展理事會的水電費補助券、人民協會發放的平價超市購物券,以及寺廟提供的300新元現金,總值約830新元。
自2021年以來,他們共領取了約3萬9000新元的現金和補助券,包括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間,獲得的2萬1000新元社區關懷計劃援助金。此外,該婦女去年4月也領取了5000新元的公積金入息。
去年6月,該婦女在黃廷芳綜合醫院動手術,住院費8580新元,扣除政府的6300元津貼,以及保健儲蓄和終身健保後,只須支付約現金240新元。截至本月12日,婦女的保健儲蓄戶頭中還有超過6萬新元。
至於物理治療,扣除政府津貼後每次約25元,這筆餘款目前也由保健基金(MediFund)墊付,婦女無須支付任何現金。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文告)
在交通費方面,夫婦倆在過去三輪都獲得公交補助券,丈夫自2021年以來也享有津貼的醫療交通服務。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也通過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令(POFMA)辦事處,向報道這則貼文的網絡新聞平台Gutzy Asia,以及在臉書轉載報道的The Online Citizen發出更正指示,要他們在原貼文附上更正通知和政府對於事件的澄清連結。

(POFMA辦事處官網截圖)梁文輝老老實實刪文更正澄清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掌握了這個個案的數據,詳細道來,更增添人們對這對夫婦的同情。
梁文輝缺乏這些數據和背景資料情有可原,問題是,他在發表貼文之前,是否曾經就此人間慘劇向當局表達他的關注,並深入了解這個個案?
他接獲當局的「更正指示」後,老老實實(在一個鐘頭內)刪除原貼文、澄清當局所公開的事實,並感謝政府給這對夫婦的援助。
他說,「不幸人士的福利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作為一名政治人物應有的負責任態度,值得一贊。他這次「認錯」態度良好並「虛心受教」,多多少少從側面凸顯出他的心虛與理虧。
錢夠不夠用,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示意圖:新加坡年長者。(海峽時報)
其實對不幸者和弱勢家庭的援助,一直是政府加強「社會安全網」的重點。
剛於2月16日公布的新財年預算案中,許多數據顯示財政政策中不乏人情味,如政府撥款10億新元填補「漸進式加薪補貼計劃」,本地薪金門檻調高至1600新元。
在「就業入息補助計劃」下,從明年1月起把合格月入頂線從2500新元調高到3000新元,讓更多低薪員工受惠;殘障員工也另獲得4900新元補助金。
在「共同前進配套」中,針對個人的援助有就業儲蓄花紅、公積金保健儲蓄花紅、公積金退休儲蓄花紅;針對家庭的有鄰里購物券、雜費回扣、水電費回扣、稅務回扣等等,林林總總。不同的個人和家庭情況,得到的好處各有不同。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故事則有所不同,政府的種種援助也未必能夠滿足每個不幸人士的需求。
所以,政府在為不幸個人和家庭施予援手時應發揮更大的靈活性。預算案之外,社會的關懷和援助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