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購物天堂烏節路上,難免會被形形色色的購物中心所誘惑:開山鼻祖Tangs笑傲江湖,半老徐娘The CentrePoint、Wisma Atria風韻猶存,窈窕淑女Paragon、Ngee Ann City婀娜多姿,年輕佳麗ION Orchard、313@somerset爭妍鬥麗,科技新貴Apple專賣店當仁不讓......沿街購物大廈看了真讓人眼花繚亂、心跳加速、神魂顛倒、頭腦缺氧,直至最後終於失去了主張。

Tangs詩家董百貨公司,創立於1958年,是烏節路上第一座購物中心,也是新加坡歷史最為悠久的購物中心。其紅檐廊柱綠色屋瓦充滿華族元素的建築風格,使其成為烏節路無可取代的地標建築。

(詩家董百貨公司的紅檐廊柱,是不是很酷炫?)

(詩家董百貨公司的聖誕節)

(從史各士路看詩家董大廈,怎麼看怎麼好看)

詩家董百貨公司對面的烏節路人行道樹蔭下,常能看到頂著黃色太陽傘的三輪車,售賣具新加坡特色的「麵包冰淇淋」,有草莓、香草、香橙、香芋、巧克力和榴槤等各種口味。在烏節路血拚的當兒,千萬別忘了打卡一塊新加坡麵包冰淇淋。

緊挨著詩家董百貨公司的是Lucky Plaza 幸運商業中心,也是一家老字號購物中心,營運於1981年。現是外籍女傭周末聚集的熱門地點。疫情期間為了控制人流,此商場還一度實施了按身份證單雙號「限號入場」的防疫措施。

The CentrePoint 先得坊購物中心,開業於1983年。新加坡很多中年人都非常熟悉「Centrepoint kids」這一說法。那是因為先得坊購物中心建成後,很快就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場所。好些中學生尤其是男孩子,放學後成群結隊到此處遊蕩玩耍,人們把這些孩子叫做「Centrepoint kids」。後來隨著活動幫派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供聚集的場所越來越多,新加坡陸續出現了「McDonald kids」、「Far East kids」和「Daimaru kids」等稱謂。

這棟天藍色玻璃幕牆結構的建築是Wisma Atria 威士馬廣場,1986年落成。

威士馬廣場內有日本百貨公司伊勢丹,以及不少年輕人喜愛的中高檔時尚品牌。

Forum The Shopping Mall 福臨購物中心,1986年開業。雖然有了一些年紀,內部裝潢卻很少女情懷,里里外外都看不出商場已近不惑之年了。

Shaw House 邵氏大廈落成於1993年,除了伊勢丹百貨公司外,還有不少著名時尚品牌進駐。

邵氏大廈里怎能少了麗都影院?走累了到戲院裡坐上兩、三個小時,品嘗人生百味。

Ngee Ann City 義安城落成於1993年,光是這個商場就能逛上一整天了。

義安城內有一個大型日本百貨公司Takashimaya高島屋,喜歡日本商品的朋友不容錯過。

Wheelock Place 會德豐廣場,開業於1993年,不屬於超大型的商場,小資情調濃,在英國百貨公司M&S瑪莎里能買到好多好好吃的零食。

Tanglin Mall 東陵坊,1995年開業,雖然地址為「東陵路」,但每年烏節路聖誕燈飾從這裡開始掛起,把它歸入烏節路的購物中心名正言順。聖誕佳節,東陵坊都會卯足了勁兒,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最讓人難忘的是疫情前東陵坊還會「下雪」,好多家長會帶著小朋友來看下雪!那聖誕「雪花」其實是用肥皂水打成的,鼓風機在高處把「雪花」吹出,小孩大人就會在下面樂呵呵地伸出手來接肥皂泡雪花。在看慣了下雪的外國人眼裡,我們的行為是有點兒古怪,但我們卻年年樂此不疲。最近商場正門在進行翻新工程,照片只拍了個側面。

The Heeren 麒麟大廈購物中心,開業於1997年。在荷蘭語中,「heeren」是「紳士」的意思。英國著名跨國連鎖唱片行HMV曾長駐麒麟大廈,那時每天都有無數音樂發燒友在此流連忘返。

Paragon 百利宮建成於1998年,售賣高檔奢侈品。

(入夜的百利宮越發美麗迷人)

Mandarin Gallery 文華購物廊落成於2010年,坐落在希爾頓酒店下。你可能好奇為什麼它不叫作「希爾頓購物廊」?因為此酒店之前是文華烏節大酒店,購物廊目前並沒有因換酒店而易名。

文華購物廊售賣高檔奢侈品,隔著落地玻璃櫥窗就是人行道,是理想的window shopping之地。不過如果你很有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哈哈。

ION Orchard 愛雍·烏節,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為烏節路新地標。商場從最高大上品牌到大眾化品牌應有盡有,地下4層地上4層,一不小心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當迷失方向的時候,你可以向親切友善的工作人員或店家或路人詢問,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本地人在裡面也可能會走迷路。

疫情下,清潔工友依然一絲不苟地為愛雍·烏節清洗玻璃幕牆。如果不是因為怕被肥皂水淋濕了,我們都不會抬頭看他們一眼,但正是每一個平凡人的盡忠職守,成就了這座城市的繁榮與昌盛。

愛雍·烏節正門旁的這一組比真人還大、色彩斑斕的雕塑,很吸睛,愛打卡的國際友人如何能放過它們?

愛雍·烏節正門外有幾大排紅色長凳,供路過的公眾歇腳。疫情後,為了方便人們保持1米安全距離,長凳貼上了黃色膠帶,打叉叉的部分是不能坐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