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喧鬧的新加坡烏節路,前世竟是墳山和果園

2022年12月30日   •   2萬次閱讀

購物街上若是少了個四層樓高的H&M海恩斯莫里斯服飾店,就不大有底氣敢自詡為「聞名遐邇的購物天堂」了。

左上角高樓是Orchard Central 烏節路中央城,2009年開業,內有高大上公共圖書館一間,建議打卡。

313@Somerset 313@索美塞開業於2014年,售賣年輕人喜歡的品牌。

Orchardgateway 烏節門把烏節路中央城和313@索美塞連在一起。上傳照片的時候才發現鋥亮的玻璃暴露了阿紅美麗的倩影。哈哈,拍照時真是太不小心了。

( 烏節門這條走廊橫跨烏節路,為怕熱的行人提供了俯視他人的途徑)

Apple Orchard Road 蘋果烏節路專賣店於2017年開業,是東南亞首家蘋果專賣店,標誌著蘋果首次在東南亞地區正式開啟蘋果商店。

即使在疫情外國遊客缺缺的情況下,蘋果專賣店從早到晚仍然people mountant people sea,新加坡人對蘋果產品的鐘愛可見一斑。

隨阿紅走馬觀花了一些商場,正當我們為該不該買些什麼、這些消費是否在預算之內而感到彷徨無助時,何不收回眼光,放慢腳步,低下頭來好好走路呢?

烏節路靠後的一段,介於Killiney Road和Buyong Road之間,慾望橫流的購物天堂瞬間變成了小清新:行人明顯少了很多,街道旁也不再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而是一個小公園;行人道不張揚,地磚有些老舊,沿街高大挺拔的黃焰木時不時風情萬種地灑下雨點般的樹葉。呼吸著香甜的空氣,望著蔚藍的天空和翠綠的樹木,我們也許不會留意到腳底下隱藏著的獨特風光。

(這段烏節路行人道旁是一個小公園)

(公園草地上立著一個告示牌:禁止吸菸,否則最高罰款額為2000新幣。文明治國,先禮後兵,新加坡做到了)

昨晚的一場大雨並未澆滅阿紅想與你一起尋寶的興致。天剛亮,我便帶上小刷子,趕在環衛工人開工前,為你揭開烏節路的一個小秘密。如果你能從中得到一點點小驚喜,或者不光是為了血拚而來到烏節路,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那是49個陳年沙井蓋。

(1號沙井蓋:黃梨。黃梨是新加坡華人公認的「吉祥水果」。由於閩南語發音「黃梨」與「旺來」諧音,因此每年農曆新年,大家都喜歡把新鮮黃梨買回家,或者在家裡懸掛兩隻黃梨模樣的燈籠,為節日增加歡樂氣氛)

(2號沙井蓋:山竹。山竹有「水果之後」之美譽。因其屬性寒涼,一些人在吃完「水果之王」榴槤後怕上火,就吃幾個山竹降火)

(3號沙井蓋:香蕉。香蕉在東南亞是極價廉的水果,也是極少數沒有種子的水果。種植香蕉靠的是無性繁殖,比如塊莖繁殖、分株繁殖或吸芽繁殖)

(4號沙井蓋:紅毛丹。「紅毛丹」音譯自馬來語「rambutan」,意思是「毛茸茸的東西」。紅毛丹是一種很容易種植的水果,但前提是先有足夠的錢買得起有地住宅,簡單說就是要有自己家的院子。一次我跟朋友爬完武吉知馬山,在山腳下被一棵果實纍纍的紅毛丹樹吸引。屋主老先生看到我們在他家紅毛丹樹下指指點點,就請我們進了他家院子裡坐下,採摘了很多鮮紅的果實給我們吃。末了,還送我們一人一大株紅毛丹帶回家。後來我們經過那兒,再也不敢對那棵紅毛丹樹評頭論足了,生怕被屋主老先生認出,覺得我們又來蹭吃,貪小便宜。哈哈)

(5號沙井蓋:石榴。石榴種植起來不像紅毛丹般需要院子,一個放置在陽台上的花盆就可以了。精心呵護下結出了橘紅色的小石榴,就算小到無法食用,光是每天看看都會開心)

(6號沙井蓋:紅毛榴槤。學名「刺果番荔枝」的紅毛榴槤,跟荔枝和榴槤都沒有什麼關係。紅毛榴槤做成的冰凍果汁酸酸甜甜的,炎炎夏日裡喝上一口,好解暑)

(7號沙井蓋:楊桃。好吃的楊桃酸甜多汁,又澀又沒味道的就只能靠蘸著酸梅粉硬吞了)

說句公道話,烏節路上的沙井蓋並不是我看過最美艷的,日本的沙井蓋才叫美得讓人忘懷!那次在河口湖,我們沒有乘搭酒店提供的短程巴士,安步當車往富士山方向去。走著走著,看到遠處地上好像有塗鴉,近看才發現那是一個個沙井蓋,全是五彩繽紛美麗動人的日本風光!這確實讓我感到震撼和驚艷,如獲至寶般邊走邊拍:「這幾公里路走得太值了,太值了!」

(河口湖行人道上漂亮的沙井蓋,當時每個款式都拍了。後來手機壞了,照片自然就沒了,好在那時還放了這張圖片在微信朋友圈裡。既然照片不見了,那我也有了藉口將來再去一次河口湖)

除了日本,台灣的腳底風光也獨具一格。

走在貓空山腳的石路上,大青石上科普著各種動物的腳印。上網一搜,原來台北市立動物園就在附近。

(大青石上科普著這些動物的腳印:老虎、花豹、浣熊、犀牛、長頸鹿、馬來貘、印度象和台灣黑熊)

即使不是因為動物園,走在台北市區的街道上,也能看到刻有台灣珍稀動物的大青石。我猜,這是因為台灣人民對動物特別鍾愛的緣故吧!

(珍稀動物科普:台灣獼猴、台灣帝雉、台灣石虎、長鬃山羊、台灣土狗和梅花鹿)

問題來了:為什麼新加坡烏節路上的沙井蓋記錄的都是些熱帶水果呢?難道烏節路以前不賣名牌包包和衣服,是賣水果的嗎?

方向基本沒錯!

百多年前的烏節路,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農場!除了種植各類水果,還盛產肉豆蔻和胡椒。

(一百多年前的烏節路是個大果園。圖片來源:新加坡集郵館)

可能你心中還有疑問:這也太翻天覆地了吧?誰能保證這張老照片就是現在的烏節路呢?

那麼讓我們再來看一下烏節路的英文名「Orchard Road」吧。「orchard」的意思是「果園」,鐵證了烏節路的前生。烏節路這段行人走道上鑄著熱帶水果圖案的沙井蓋,舊得長滿了鐵鏽或銅綠,卻恰到好處地記錄了這片土地的滄海桑田。

(「orchard」的意思是「果園」,所以「烏節」路是音譯,意譯應該為「果園」路,有趣吧?)

其實,無論哪個國家、哪座城市,都有其引以為傲、風格迥異的歷史與文化。當獨具匠心的建設者們把她們巧妙地融入人們腳踏的實地上時,如果我們不好好走路而錯過了這獨一無二的腳底風光,很可能就會與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失之交臂呢!

註:2022年4月15日,新加坡新增病例3404起,其中本土病例3291起,輸入型病例113起,死亡1人。累計病例115萬5581起,總死亡病例1310起,每周病例傳播率維持在0.75。單日加護病房10人,輸氧32人。活躍病例中280人住院,其中92%完成疫苗接種,73%完成疫苗追加劑(《聯合早報》2022年4月16日)

新加坡於2021年8月19日進入「與病毒共存」全新防疫階段。從9月15日開始,所有符合條件的冠病病患都會以「居家康復」為默認護理模式(《聯合早報》2021年9月7日)

2022年3月24日,李顯龍總理髮表《邁入新階段》全國電視講話。總理表示,新加坡與冠病對抗的戰役已進入重要轉折點,我們將大幅放寬一系列疫情管理措施,果敢邁入「與新冠共存」階段。這是2020年初新加坡爆發冠病疫情以來,總理第9次就疫情形勢發表的全國講話(《聯合早報》2022年3月25日)

目前,人們的生活已順利進入「新常態」:除了室內仍強制戴口罩外,大型國際會議和體育賽事、演唱會、KTV等活動都恢復了。

從2022年4月1日起,新加坡已全面重開邊境:前來新加坡的外國遊客,只要完成冠病疫苗接種(12歲以下兒童豁免),出發前48小時PCR或ART檢測結果為陰性,將無需入境隔離和抵境檢測;而新加坡人又開始了「說走就走」的出國游。

新加坡加油!世界人民加油!

(本文原標題《腳底風光》,發布於「獅城阿紅」公眾號,感謝授權新加坡眼轉載)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