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組屋及公寓去年的租屋行情「漲聲」不斷。(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剛過的2022年,無論組屋或私宅,毫無疑問都是「房東為王」的一年。
根據房地產網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1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
組屋整體租金全年飆漲28.5%;
公寓租金全年劇增34.4%。
若用月份來看,組屋和公寓租金已各別連漲30個月和24個月。租屋市場,可謂「升升不息」。
在租屋市場一片「漲聲」下,各種令人咋舌的租金價碼頻頻出現。
據《新明日報》統計,截至1月29日為止,過去兩個月本地以4000元及以上月租出租的四房式組屋,幾乎翻了一倍。從去年10月及11月共114間,倍增至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共223間。
一個位於中峇魯成保路(Seng Poh Road)第17座組屋,屋契少於50年的老組屋單位,更在去年12月以6200元出租,創下過去一年的最高紀錄。
據報道,這類老組屋是由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建造的老單位,設計格局特殊,四房式單位面積近1200平方英尺。
除了這間6200元的「屋王」,全島至少還有三間四房式組屋租金突破6000元,其中兩間在達士嶺摩天組屋,另一間則在黃埔一帶的惹蘭登德蘭(Jalan Tenteram)。

位於中峇魯成保路的一個組屋單位以6200元租金出租,創下紀錄。(Google Map)
2023年租金恐仍居高不下
多重因素,包括預購組屋工程因疫情延宕、邊境開放導致外來人士激增及房貸利率跟隨全球大升息腳步揚升等,造就2022年成了房東荷包滿滿的一年。
但對今年仍有租屋需求的群體而言,2023年未必能就此鬆口氣。
綜合業界人士的分析,今年本地組屋和私宅的租屋市場基本上將朝著下列趨勢發展:
租金漲幅度會減緩,但仍會居高不下。
這意味著,租屋群體如等待預購組屋「交鑰匙」的本地人、外國員工及學生等「還是得看房東臉色」。
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 研究與諮詢部副總裁孫燕清預估,組屋租金將在2023年持續增長15%至18%。
私宅租金也將在今年攀升13%至16%。

疫情期間工程延宕,導致部分預購組屋的交屋時間延長。(聯合早報)
四大因素持續推高租金
租金漲幅減緩,但還將持續上漲的四大因素如下:
一、今年達MOP條件的組屋較少
據估計,只有1萬5700個組屋單位將在今年達到最低居住期限(MOP),較去年的3萬1000個縮減不少。
這意味著今年在市場供給面,投入全屋出租的新單位較少。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東將繼續「話事」,居於主導地位,可以漫天開價。

今年預計達到MOP條件的組屋將比去年少。(聯合早報)
二、需求不減
疫情趨緩後邊境全面開放的效應仍將持續。
隨著外籍員工和學生持續回流,加上不少年輕夫婦也還在等待預購組屋竣工,需求仍會保持強勁,租金預料也將居高不下。
三、「有錢人」被迫搶租組屋
根據統計,公寓租金去年全年上漲34.4%,比組屋的28.5%更高。
公寓租金水漲船高下形同「趕客」,一些原本想租住私宅卻發現自己吃不消的租客,可能因此轉向組屋。
早前就曾有報道稱,私宅租金的暴漲,連收入較高的外國專才都高呼「tolong」。
去年9月30日生效,私宅業主售屋後須等15個月才能購買轉售組屋的新樓市降溫措施,也可能導致部分原私宅業主在等待期間租屋。
這幾類租客通常較願意接受組屋屋主的高價租金(迷之音:畢竟他們本來就比較有錢),如此一來勢必推高組屋租金。

私宅租金暴增,也讓不少本有意租住私宅者打退堂鼓,轉向組屋租屋市場。(海峽時報)
四、加息腳步不知何時是盡頭
儘管今年經濟放緩的警告聲不絕於耳,但在通脹數據還沒把握達到設定目標下,對全球市場有重大影響力的美聯儲始終不願釋出明顯的停止加息信號。
沒人能百分百肯定美聯儲何時會停止加息,更遑論減息循環的到來。
因此,在預期房貸利率持續攀升的情況下,向銀行貸款供屋的房東或將持續加租,把部分還款壓力轉嫁給租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