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燁,華大集團CEO 所以奧密克戎會不會就是一個開始?
只能說不排除有這個可能。
以上就是新加坡不著急收緊措施的6點底氣。
但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有特別警告,如果奧密克戎傳播,被「不必要」的風險加大了,導致醫療系統超荷。
那麼到時,仍然只能收緊措施。
他這個警告,是針對跨年夜克拉碼頭出現大規模聚集的情況。

而對於這次當局不收緊不放寬的做法,本地網友們也看法不一。
本地網友爭論 又有新變異毒株出現
有的認為,這大浪都要拍過來了,新加坡不能什麼也不做吧?
「疫情大軍都要殺進來了,難道我們就坐等被它們虐?準備受襲?」

「我們努力想要滅火,但總有人往裡面澆油。」

「這聽起來感覺就像一個小孩,在某次期中考掛掉1科以後,就告訴她爹媽要準備好接受她期末考也會掛科一樣。」

「現在不管說什麼,都覺得言之過早。不要太自信或者自滿。如果大家都感染了,那經濟還能怎麼發展。」

「克拉碼頭的事情沒有徵兆,也沒法採取預先防範措施來控制人群聚集。這種情況,農曆春節能不能阻止發生?」

尤其是近期,新加坡的輸入病例出現小高峰,日增四五百起。
這個情況也讓部分網友焦慮又心塞。
一方面是擔心輸入病例太多,感到危險。
另一方面,很多人對疫情限制措施已深感疲倦,特別是看著人家能進來玩,我們還要按規矩辦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開放VTL,然後我們還是被措施限制。這個邏輯是怎麼個情況?」

「講講講,開放邊境,讓更多奧密克戎病例進來,然後我們最多還只能5人一組。拜託,如果你想開放邊境,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多人聚會。」

「不然乾脆直接開放算了,一會前進,一會後退,感覺很疲倦。」

「現在全世界都在跟新冠跳恰恰。向前一步後退兩步,向前兩步又後退一步。」

但也有人已經適應現在的生活模式。
認為奧密克戎很可能真的是最後一浪,只要熬過這一次就好了。
「哎喲大家不要這麼擔心奧密克戎啦,我們大部分人都已經打完2針,一半人打了第三針。天要人死人也活不成,所以不想那麼多,享受生活吧。」

「我身邊感染病毒的朋友太多了,已經算不過來。唯一比較慶幸的就是他們沒人重症或死亡(截止目前)。我一個朋友很倒霉,大部分時間待在家,必要時候才出門,就這麼短時間也中招。我還是會採取預防措施,保護我自己跟社區。不過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新冠像流感了。」

「奧密克戎可能就是最後一波了吧。新冠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會贏的。」

奧密克戎會是最後一浪嗎?
這個問題很難說。 這兩天,法國馬賽又又又發現最新變異病毒B.1.640.2,暫時命名「IHU」。據說突變有46種,超過奧密克戎的37個。
專家也預測,IHU更有傳染性,更容易逃逸疫苗保護。
英國方面覺得,這個新病毒大概是奧密克戎的遠房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