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念舊情,三位企業家攜手把本地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咖啡粉,從紐頓一間店鋪的按斤兩稱重,化身為設計新穎且便利的掛耳袋及膠囊包裝,並特設咖啡專賣網頁吸引更多年輕一代購買。
勇於在經濟受打擊的疫情期間創立和美國際私人有限公司(Hoe Bee International Pte Ltd),以富現代感包裝賦予和美咖啡新生命的是杜勇翰的點子。身為三位股東之一的他,16歲認識和美咖啡創始人王水加的小兒子王添順後,就與王家結下不解之緣。
創設於1951年的和美咖啡,最早由王水加開著貨車到處送賣咖啡粉和洋貨,後來在烏節路開了第一家店鋪,獨家配方的咖啡粉曾受到不少名人的喜愛,沖泡的咖啡還曾在70年代,「入駐」國會會議的飲料單中將近10年。
1985年,店鋪搬到紐頓後,經歷了傳統零售業的起落。負責看店的王添福(王水加大兒子,現年70歲)說:「三合一咖啡問世後,傳統咖啡粉少人問津。我們現在的顧客,多是上了年紀的老顧客,走一個就少一個。網上超市普及後,我們提供的送貨服務也受嚴重打擊。我們沒有網站,不懂直播,自然很難競爭,子女也不想接手。」
聽到王家第三代無意接手店鋪生意,杜勇翰實為遺憾,「王家靠這咖啡粉養大七個子女,有它的特色和品質保證,如果自此失傳,太可惜了。添順父親算是我的半個長輩,我見過他的次數比自己的父親還多,這份感情讓我想為王家做點什麼,希望將來有機會能由王家後代傳承。」
和美國際另一股東陳威力(45歲)原是從事國際展銷會展台場地布置,和目前從事廣播電視器材生意的杜勇翰(60歲)是老主顧兼朋友。
「疫情讓我回到2004年創業初的原點,本來商機處處,去年開始跌入谷底。以前我有上百個客戶,封關阻斷期間,一切停擺,即使有海外展銷的合約也無法履行,我的公司員工從原來的8人,到現在只剩我一人,我不能再守株待兔了。」
去年6月聽聞杜勇翰提起創辦和美國際,只喝咖啡、不懂個中學問的他毅然加入。轉戰從未涉足的餐飲零售領域,他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研究咖啡豆產地、配方和沖泡法,開發品牌概念,設網站經營網購,引進日式掛耳袋、膠囊等新穎包裝,讓快沒落的傳統咖啡粉脫胎換骨,「現在我每天都充滿著期待和幹勁。」
選在經濟疲弱的疫情期創辦新公司,杜勇翰歸因「緣分」二字,「合作搞生意得看彼此的默契,有沒有共同想法。我們會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和行銷,審慎開支預算,堅持到底,只要全新加坡有3到5%的人知道和美咖啡,就是成功的開始。」
他們目前正物色合適地點,準備開設和美咖啡館兼歷史展館;並有意在國際通行獲準時,把和美咖啡帶到台灣、中國等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