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肥胖操碎了心,但背後都是手術刀的影子...
新加坡現在是東南亞體重最重的國家,肥胖也引發了新加坡對健康的關注,比如舉行健步走,比如向「糖」宣戰...
但在這些看似熱鬧的表象的內在,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景象...
數據顯示:
新加坡居民人口的超重和肥胖率自1992年以來有增無減。根據去年的人口健康調查顯示,年齡介於18歲至69歲的超重居民(包括肥胖者)達三成多,同個年齡段的肥胖者則占8.7%。
其中,超重(包括肥胖)的男性居民有四成多,女性則有近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肥胖率卻高出男性3.3個百分點,為10.3%,男性肥胖率則是7%。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為了控制這種不健康的增長,真的是沒少下力氣...
最近最熱門的就是抗「糖」,甚至要征糖稅...
新加坡各類的健康促進活動也一直沒有停過,無車星期天、健康健步走、各類馬拉松...
但是這背後更多的人選擇了——手術

(圖:來源自網絡)
一項調查顯示:
過去五年到新加坡某A醫院接受胃繞道減肥手術的女性人數激增七成;到B醫院接受胃繞道減肥手術的女性患者人數,三年來也比男性多了約一半...
專家指出——
男女肥胖的定義沒有差別,即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27.5。兩性在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以及骨關節炎等病症方面的風險因素也差不多,但肥胖女性更易患上糖尿病、癌症或尿失禁等問題。
另外,肥胖女性患不孕症的風險較高,在懷孕期間則有較高的妊娠期糖尿病和「先兆子癇」(Pre-eclampsia,又稱妊娠毒血症)風險,進而也可能會導致孩子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
但並非所有肥胖者都適合減肥手術。根據醫院手術資料,減肥手術較適用於BMI在32.5及以上,因肥胖導致其他病症者,或BMI在37.5以上的病態肥胖者,以及多次減肥失敗者。
調查也顯示:
女性肥胖者尋求治療或因意識到肥胖對個人社交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決定更積極解決問題。
並且手術還是存在不小風險!
嘗試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如增加運動量和減少攝取熱量,是踏上減肥之路的第一步...

(圖:來源自網絡)
各位看官,動起來才是健康減肥的王道!

(圖:來源自網絡)
今天小圈兒就介紹一個新命題——找到自己的「舒適燃脂臨界區」...
1、燃脂臨界點
強度太低,太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步,單位時間內消耗的能量太少,很長時間也無法消耗足夠的熱量。一般來說,高於 50% 最大心率的運動,才是能有效消耗熱量的運動。
最大心率 = 220 - 年齡
2、疲勞臨界點
運動中的疲勞感經常是阻礙持續運動的重要原因。在有氧運動中,的疲勞主要是心肺疲勞感。
在有氧運動中,覺得累是感覺自己的心跳太快或者呼吸跟不上,甚至是嗓子難受、心臟感覺要跳出來——這種疲勞感,是肺疲勞感。
走路、跑步都屬於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對於運動中運輸、使用氧氣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對於獲取氧氣的呼吸系統(肺和氣管),還有將氧運輸到全身的心血管系統的刺激最大。
感到疲勞的強度一般來說是 70% 以上的運動強度,因為在這個強度,人體逐漸達到無氧運動的強度,人體獲取氧氣的能力逐漸無法達到需求,乳酸等各類代謝廢物無法被及時清除,所以就會隨著運動的持續,疲勞感逐漸累積,越來越累。
所以,疲勞和有效燃脂之間,就是舒適燃脂臨界區。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 50-60% ,能夠長時間燃脂的運動都是保持在舒適燃脂臨界區里的運動。
3、舒適燃脂臨界區
聽上去很簡單,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沒有體會到過舒適燃脂的感覺呢?
這是因為有些人的心肺能力比較差,或者體重比較大,走路和跑步之間,會出現一個強度的斷層,剛好讓沒有辦法保持在舒適燃脂臨界區里進行運動。
走和跑是兩種運動方式,不同的人對於這兩種運動方式的適應是不一樣的。經常會有這種狀況出現:
比如快走的時候,心率只有 100 次/分鐘(約最大心率的 45% ),低於燃脂有效臨界點;
一旦跑起來,就會感覺非常的吃力,心率達到了 160 次/分鐘(約最大心率的 75% ),超過了運動疲勞的臨界點。
對於心肺功能不太好的人,或者跑步不太省力的人來說,這就尷尬了,跑步因為強度太高,你堅持不下來,走路因為強度太低又不夠高效燃脂,你的舒適燃脂臨界區剛好是你走跑強度的斷層。
4、突破斷層
要想突破斷層,在燃脂舒適區當中持續運動,就需要通過走跑交替的方式,進行燃脂。
你會發現,原本你無法堅持的跑步,混搭了看似沒什麼效果的走路,加起來就變成了舒適燃脂的走跑運動——跑步到感覺到疲勞的時候,開始走路,讓心率恢復到舒適的狀態,然後再次跑步,通過走路休息。
這種方式最適合新手、心肺功能較弱或者體重較大的人使用,可以輕鬆地通過走跑消耗很多的熱量。
每個人的心肺功能差異是巨大的,相同的速度對於不同人來說,往往意味著不同的心肺強度,比如對於世界級的馬拉松運動員,5 分鐘每公里的配速大概處於舒適燃脂臨界區,而對於一般人,可能跑每公里需要 7-8 分鐘左右才是舒適燃脂臨界區。通過心率是更好的判斷是否處於舒適燃脂臨界區的方式。
對於沒有心率監測設備的運動者,通過談話測試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速度:
慢慢跑起來,保持在可以輕鬆說話的狀態,當感覺自己氣喘吁吁,不能輕鬆說話,只能說短詞語的時候,開始慢走;當自己的呼吸和心率緩和以後,再用可以輕鬆說話的狀態跑起來,不斷重複走跑的交替。
當然,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交流,已達到最合拍的方式和方法...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