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投票日即將到來,近日,榜鵝西單選區的人民行動黨參選議員孫雪玲做客直播訪談節目,和主持人暢談成長和工作歷程。

剛滿41歲的美女議員孫雪玲是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更是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的主力幹將,這樣深厚的背景,讓人覺得她是嚴肅謹慎的女議員,但是在做客訪談的節目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位友善風趣又愛拉家常的優雅女性。

充滿夢幻的求學時代
孫雪玲愉快的回憶小學時跟著阿嫲搬家轉學,懵懵懂懂的換了三間小學。「我對他們的印象還停滯在,以前某位先生是圓咕隆咚的,某位女士是瘦瘦黑黑綁著辮子的。」雖然和同學還一直聯絡,但孫雪玲談起童年玩伴還是兒時的印象。
主持人放出孫雪玲中學時代的照片時,她哈哈大笑,抱怨沒有事先通知就爆料。就讀於聖尼格拉女校的孫雪玲回憶起校園時,用「夢幻」來形容當時。
她深受校園文化薰陶,至今仍然記得校長諄諄教導,女孩子應該溫文爾雅,高貴大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我還記得校長會說,女孩子下樓梯,腳步聲不應該太大聲,女孩子怎麼可以這麼走路?」孫雪玲說,「回憶起上學時零零散散,還是很有趣的。」同樣,她和中學同學也都還在群組聊天,常常一起聊聊「媽媽經」。

中學時代的孫雪玲 因為喜歡音樂,孫雪玲在中學時曾經加入華樂團,「那時候的女孩子看古裝電視劇看得多了,都要選古箏還是琵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王昭君。」所以她便聽從老師的建議去學了二胡,後來又改成了高胡。
沒想到進入高中之後,學校只有銅管學團,孫雪玲又不得不改學薩克斯風。由於現在工作繁忙,沒時間撫琴弄簫,但是孫雪玲也期待著以後閒下來的時候,還能再拿起樂器。她說,有一次在會議上聽馬雲說,音樂是天地與人間的溝通紐帶,她心中感慨「馬雲真會講話!」
與阿嫲相處的幸福時光
回憶起阿嫲對自己的照顧,孫雪玲充滿感恩,她認為能夠有這樣一個人這麼愛自己是最難得的。阿嫲從小每天給她煮飯,梳頭,孫雪玲也時常陪著阿嫲去廟裡進香參拜,趕巴士時還會拍手鼓勵阿嫲走快一點。每天早上搭巴士上學時,阿嫲都會在窗口揮手道別,一直揮到兩個人誰也看不見誰為止。甚至後來從政參加社區服務,也是得到阿嫲的鼓勵和支持。 因為華語和方言說得好,孫雪玲就在波那維斯達區專門為老人家翻譯英文信件,「老人家不懂英文,收到政府來信時真的會很怕。」所以她就成了老人家的「百事通」。由此她也想到,熟練地使用英語、華語和方言,確實可以更好地與居民交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孫雪玲提到,最近她也在學習馬來語。

(孫雪玲探訪百歲老人)
出國工作的感悟
回憶起出國到中國工作的經歷時,孫雪玲感受到其他國家對新加坡人的印象——雙語精通,值得信任,工作努力。在香港工作時,老闆讓她準備講稿和幻燈片,「他自然而然的認為新加坡人就是會中文的,所以那種工作專業的幻燈片也要做全中文的。」
雖然中文很好,但是要完成如此專業的內容,孫雪玲也只好現場下載中文輸入法和中文軟體,查找資料,逼著自己完成任務。所以她也想告訴新加坡的年輕人,要讓自己的心更踏實,知道自己作為新加坡人所擁有的優勢,但是也要有能夠支撐這些優勢的硬實力。
做媽媽的體會
作為媽媽,孫雪玲非常愛孩子,即使工作繁忙,她也要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只為了能有時間和孩子共處。和大多數新加坡家長一樣,她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想到自己小時候經常站在書店兩三個小時看書,她便為女兒買了很多書,女兒每次也都會讓她讀書給自己聽。 雖然現在有各種電子設備可以提供電子書籍,但是三、四歲的孩子正是發展語言、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書本可以開拓孩子的想像力,而且每個人讀書的感觸和領悟都會有所不同。

(孫雪玲與小女兒會心)
選區工作
對於榜鵝的未來發展,孫雪玲談到了榜鵝數碼城鎮的建設計劃,她認為新的數碼城鎮能夠在概念、精神和氣氛上改變榜鵝。由於新加坡科技大學將進駐榜鵝數碼城鎮,孫雪玲期待著這裡成為新加坡的「矽谷」和「中關村」。

榜鵝數碼城鎮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國家的政治工作當中,這種趨勢可以將女性的細心與敏感帶入國家的日常運作當中,讓國家行政多了一份纖細與溫柔,也多了一份感性與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