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近流傳所謂「避開疫區」的簡訊,最初是在Whatsapp上轉發,過後在多個網絡平台流傳。新加坡環境局已發貼文「打假」。

該簡訊列出了新加坡多個工業區、商場、地鐵站、酒店以及隔離設施等,指這些場所曾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要求公眾避免到這些地點。
環境局則呼籲公眾無需避開這些地方,並促請公眾切勿傳播不實謠言、或進行豪無根據的揣測。

環境局昨天(2月1日)在Facebook上發貼文指,環境局人員正和受影響場所的業主、住戶溝通併合作,以確保清洗和消毒工作按照環境局的準則進行。

來源:環境部的面簿
環境局人員也親自到確診病患到過的場所,為清洗消毒工作提供建議並監督消毒過程。當局也為酒店、商業大樓、餐飲場所及小販中心等人潮流量高的公共場所提供衛生清理資訊。
其實根據衛生部披露的相關病例的活動地點和居住場所,網上流傳的這份「疫區清單」似乎並非空穴來風。但問題是,病患到過的地方是否就屬於「疫區」,就應該避免前往呢?

據醫療顧問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極不可能在體外存活多天,因此在確診或疑似病患離開後,相關地點的風險極低。加上環境局已將強人流密集處的消毒措施,因此公眾大可不必恐慌。
或者換句話說,若本地真出現社區傳播的情況,公眾要避免的也不是那些場所,而應該是人流密集的地方。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