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禁止過去14天到過中國大陸的所有旅客入境或過境,持中國護照的旅客也不准進入新加坡。(法新社)
作者 侯佩瑜
最近蟻粉們聽到武漢兩個字,看到說得一口字正腔圓普通話的華人面孔,是不是忍不住「敬而遠之」? 紅螞蟻的一名中國小夥伴過去一周就「深受其害」。
紅螞蟻的女友人來自中國貴陽,持工作準證在本地擔任藥劑測試師,在新加坡居住已有兩年半。
友人最近工作上不是很順心,一直都很期待農曆新年可以回國與家人相聚充電,然後再返回新加坡繼續努力拚搏。
然而,就在友人啟程的前一天(年二十九),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級和發酵,友人的媽媽擔心她回國的途中被感染,勸她今年別回家過年了。
評估了疫情後,友人雖然不忍心留媽媽一個人在家過年,但還是聽取了媽媽的建議,取消了機票車票,損失了600新元。
就這樣,30歲的她人生頭一次在異鄉過年。
在新加坡朋友不多的她,幾乎「宅」了一個新年,過了一個最沒有新年氣氛、最不團圓的農曆新年。
然而,人在異鄉過年還不是最慘的,友人告訴紅螞蟻: 「我被歧視了。」 原來,說得一口標準普通話的友人上周六(2月1日)去咖啡店打包午餐時,店員一聽到她的中國口音,對她的態度就很不友善。
友人描述當時的情景說: 「以往我每次去打包雞飯時,都會向店員要一包黑醬油,對方從不會拒絕。
這次我也像往常一樣向店員要黑醬油,對方卻直接跟我說沒有,接著就忽視我去招呼其他顧客,一點都不想和我再對話。」 為了不讓別人擔心被傳染,身體非常健康的友人這幾天出門都特地戴上口罩。
友人還告訴紅螞蟻,新冠肺炎爆發後,這並不是她第一次被人歧視。
由於擔心遭人白眼,友人這段時間在外都不敢開口說話,寧願在家煮方便麵,都不願出門打包。
友人有點失望地說: 「能明白大家的擔心,畢竟這種疫情目前無藥可治,也害怕有人從中國回來卻沒乖乖呆在家裡隔離,所以大家一聽到中國口音,管對方有沒有去過中國,先躲為妙。」
在本地工作的中國人有不少沒回國過年
是的,新加坡有很多中國人(包括已成為新加坡公民的中國人),過年沒回中國,不需要自我隔離。他們如今除了要整理自己想家的情緒,擔心依然在中國的家人的安危,還要承受被人杯葛的壓力。 國人也不應該歧視那些近期到過中國的中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旅客。
我們對付的是疫情,不是人。(對事不對人) 紅螞蟻的友人肯定不是第一個被歧視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昨天披露,目前有約3萬名在本地工作、持有工作證的中國員工尚未返回新加坡。
為了預防疫情進一步在我國擴散,新加坡政府上周五宣布禁止從中國大陸飛來我國的新旅客入境,過去14天曾到中國大陸的國人和長期准證持有者,也必須申請14天缺席假(這不是居家隔離令)。只有去過湖北的人士,才需要居家隔離14天。
本地有中國房客遭房東或其他房客排擠
這個新聞一出街,網民紛紛擔心說:「這下真的要提防中國人了。」更有房東因為房客須請缺席假(leave of absence)而將房客趕出門。
楊莉明指出,當局收到一些反饋,指有人遭房東或其他房客排擠,強迫離開住所,對此現象楊莉明直言感到「非常遺憾」。
她指出,請缺席假的人並非身體不適,衛生部也會發出通告讓他們和周遭的人知道怎麼做才能減低風險。房東或其他房客驅逐他們的做法「完全沒必要,也無助於事」。 「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彼此關懷和扶持。缺席假純粹是為了讓這些人儘可能留在家中,減少與人接觸,如果能避免出門就不應外出。減少了與人的接觸,就能更好減低風險。」 「這些申請缺席假的人,實際上他們大多數人的身體沒有不適,但為了配合當局的要求來降低(可能性的傳播)風險,希望每個人能體諒他們,不要讓他們感覺被歧視。」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也提醒,我國社會應阻止這類不理性的思想浮現。
尚穆根說: 「他們之所以必須休缺勤假或居家隔離,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的安全。如果把他們趕到街上,他們又要去哪裡落腳?」 領導跨部門工作小組對抗新冠病毒疫情的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今天在國會復會發表部長聲明時也重申: 「本地某些群體中確實出現了反中情緒。在網上你可以看到針對中國公民的帖文,現實中你也會聽到關於歧視中國公民的報道,例如房東拒絕租房給他們,服務業拒絕為他們提供服務等等。
這類行為對疫情毫無幫助。新加坡社會不會容忍這樣的行為。在新加坡我們的包容遠遠大於此,我希望在座各位不分政黨、希望所有新加坡人能夠團結一致,努力抵制與譴責這種偏見與歧視。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只有極少數人出現這類行為,不代表絕大部分新加坡人。」

(視頻截圖)
有新加坡華人在外國被排擠
李顯龍總理上周六在宏茂橋德義區新春晚宴上致辭時也說,新冠病毒疫情在一些國家引起排華情緒,一群新加坡人近日在澳大利亞旅遊時,當地人單憑他們是華人面孔,就將他們拒於旅遊景點外。
李顯龍說: 「你在網上或許會看到有些網民紛紛抵制中國人。這是錯誤的心態,也是很不好的做法。
這樣的心態只會造成自己更惶恐,不能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了解,這不是一個國籍或種族的問題,而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 李總理也強調,中國正全力以赴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排華情緒對防疫工作無益。

李顯龍總理(中)和夫人何晶(右二)2月1日在新春晚宴上向2500多名出席者賀年。(聯合早報)
馬來西亞華人在菲律賓被排擠
另外,紅螞蟻有一名馬來西亞華族友人旅居在菲律賓。最近他和朋友們在菲律賓境內旅遊,同行的有中國武漢人、台灣人和菲律賓華人。
這名友人說,入住的度假村事先就知道同行有武漢人,但沒有做任何防疫提醒,也沒有溝通,允許他們入住。
然而入住後,因為有其他房客知道有武漢人在場而向度假村投訴。即使他們都出示護照向度假村證明在過去一年內沒到過中國,對方就直接軟禁和隔離他們兩小時多,然後在凌晨一點過後竟把他們一行人趕出度假村。


友人失望地說: 「今天我們積極配合證明自己並無任何感染,可是我們被武漢的這個名字給套上了。我們就被『認臉』,不管你是哪國華人,我們七個人必須離開這度假村,也必須離開這個(菲律賓)省份。」 他接著說: 「這是無知,這是恐慌,這是歧視,這也是排華情緒的結果。
這是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這不是「武漢病毒」,也這不是「華人病毒」,病毒傳染不分國籍。」 他還說: 「我也成為了本次『冠狀病毒肺炎』延伸影響的受害者,可以說是我人生中一大內心傷害,徹徹底底的體會人類的現實。」 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國人不希望外國人因為我們是華人,就覺得我們染病,那麼我們更不應該一看到中國人,就假設他們是新冠肺炎病毒帶原者。
難不成中國人從今日起都要在胸前掛個牌子表明自己「近期沒去過中國」、「已完成14天缺席假」、「正在修缺席假」等,才不會被身邊的其他人以異樣眼光來看待?
新加坡人何不先放下有色眼鏡,如果真擔心對方曾去過中國,何不有禮貌地問問對方? 別讓「武漢人」、「湖北人」、「中國人」、「去過中國的人」成為被貼上標籤的二度「受害者」,以致於在擔驚受怕的防炎路上,還必須「有口難言」地防排華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