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自阻斷期以來,椰子君就有陸續碰到說住家水電費不懂因為什麼緣由猛漲得厲害。。。
比如之前一個月平均可能就用到三四百這樣,但是帳單一來,好傢夥,突然一個月的水電單就要還800了!

來源:面簿lai meng goh
而且貌似有不少人都碰到這種情況。就是水電突然就高了。
有人特地出來解釋了一下個別水電費高的原因,這個800多,可能是他們累計了兩三個月的總估計金額。
但,這會阻斷期都結束兩個月了,按理說應該都恢復正常了。

不過今早又傳來消息說有兩房式的組屋單位,竟然接到一個月1000+新幣的電費帳單。。。
咱們來看下這帳得怎麼算~ 兩房式住戶: 電費1000+新/月
1000新幣,都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新加坡的天價電費帳單了~
據要還這個帳單的「苦主」表示,這個價錢已經是他們每個月平均費用的20倍了!
估計當時他們拿到帳單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圈的。

苦主自己說,明明他們家6月的電費也才43.08新幣,然而7月的電費卻飆到1016.39新幣。
他們家一整年下來都用不到這個數!
而且重點是,他們住的是兩居室,整個房子總共也就三個人一起住。這電到底得怎麼用才能衝上1000?
苦主覺得這事實在離譜。就把它曬在了面簿上,想說問問大家看這個帳單到底應不應該還。

來源:面簿chai See Yin
網友們就開始紛紛支招了~
比如來分析公司的,比比到底哪家比較便宜。

別說有熱心人真的算了一把。
如果是屬於那種累計帳單,那麼半年時間,再加上阻斷期都在家開冷氣,別說這1000新的電費還真有可能。

但有的人又不這麼認為。
「這怎麼可能?他們的邏輯在哪。就算這個帳單是累計5個月的,那也不可能到這個數。他們最好得給你過去一年的流水單,對比一下到底差別在哪裡。這樣你才能知道這個月里的電費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用得快跟伙食費差不多了。」

「你查過你家的電錶了嗎,得看一下這個表是不是跟帳單符合的?去看一下然後核對一下最近開始起跳的數是多少。之後再打電話給電力公司去問一下這個金額怎麼來的。」

也有人用SP的講說自己也碰到差不多的情況。
「我們用的是SP的,也碰到同樣的問題,帳單要還1000。。記得之前每個月差不多都是200新上下,突然7月的帳單就到1000多了。」

「好了,差不多的經歷了。我們也是除了日常開風扇,也沒有其他用途,但電費帳單就是漲了25-30%。」

「一樣的,我們是4房式。平時用SP一般只要120新,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飆到290新。。晚上只有兩架空調在用著,也沒有用什麼炒鍋,烘乾機,烤箱之類的。。只有還錢了,不然還能做什麼」

可見碰到這個水電單暴漲的人還真不少。 但也有人給出解釋。
「因為在阻斷期都是按照4個月的電數預估的,如果每個月差不多在20新以下,那麼4個月總計起來就有差不多80到100新了。」


所以按照網友們的分析來看,這個7月份的帳單,其實包括的不僅僅是7月一個月的。
其中還有一些前邊幾個月少算的。
不過這都是網友們的估計,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咱們來看下文頭提到的那個電費帳單1000新幣的苦主,所用的電力公司勝科電力的解釋。
電力公司解釋
如果出現這種帳單問題,那麼標準程序就是跟新能源集團核對一下讀表結果。
據勝科電力解釋,阻斷期間,大多數人都待在家中。
所以很明顯,用電量會整體增加。
不過也因為是阻斷期,新能源集團也暫停派出工作人員到每個用戶的住家裡讀取電錶。

來源:面簿chai See Yin
所以這段期間的帳單,都是根據每家用戶之前的用電量進行估算。
這話就跟最後網友的解釋相差無幾了。
之後6月份,工作人員可以上門讀表,而那時他們用的是累計式電錶。是根據之前的估算電數進行調整的。
而估算的和實際用的之間肯定有落差。這也就造成了部分的用戶電費帳單會明顯較高。

來源:面簿chai See Yin
所以按這樣將來,如果電數核對無誤,那麼這1000新的電費,還真的是合理的?!
換算成人民幣也有5000了,一個月5000塊的電費。。。
已經夠一個月的租房費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