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有一點點恐懼,焦慮,對此,我也特別感同身受。現在我把自己從回國前的檢測,到飛機著陸下榻酒店的經歷,以流水帳的形式分享出來,希望對即將回國的朋友有幫助,以化解焦慮。經歷過後會發現,疫情期間回國的過程也是簡單、輕鬆的。
第一階段,新加坡的檢測到飛機成都著陸
第一步:核酸和血清雙檢
新加坡飛成都的航班是星期一起飛,所以預約時間在之前的星期六開始都有效!我18日的航班,預約檢測時間是16日早上11點整,我提前5分鐘到達預約點,11點15分完成檢測,晚上收到檢測報告。
這裡需要強調兩點:一是檢測時間的有效性,周一起飛,周六開始的都有效,周五23點59分之前的都無效!!二是沒有做過檢測的時候,會非常恐懼,抽血倒是經歷過的;核酸檢測,心裡那個怕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可是怕也不得不做呀,當我硬著頭皮揣緊拳頭心彭彭直跳面對的時候,實際只是小小的不舒服,完全不必用可怕形容它。以至於後來的核酸檢測,我都覺得是件很平常的事了。
第二步:申請國際健康碼
(1)當天晚上收到檢測報告後,在17日凌晨1點填寫資料並按照提示提交(如下圖)(紅色框框進入點擊藍色框框「檢測結果申報」,進入「填報核酸檢測情況」這裡有兩個選擇:可以給自己填,也可以「為他人」填報,一個一個的申報)


「填報核酸檢測情況」的兩個選擇:給自己填,給「為他人」填的路徑一個一個的申報,來認認它的樣子。

完成填報提交申請後,是黃碼。穩妥起見,在完成健康碼提交後,建議你去「申報入口」處,確認一下是否是「黃色」,黃色的健康碼會告訴你的健康碼在審批當中,請耐心等待。

這是我當時提交的正在審核中的健康碼,紅色框框提示「審核中,請耐心等待」(安全起見,只顯示一半)

展示一下綠色,紅色,灰色,黃色健康碼的說明:

(申請健康碼時,不要緊張擔心,你提交之前,覺得不對,可以上下拉動反覆修改,如果資料沒有準備好,還可以中途結束,退出來準備資料重新填寫,不必緊張)
(2)1月17日早上7點29分,我打開健康碼,已經成綠色了,說明我具備乘機條件了(這裡建議切屏保存在手機上)。下圖是我的綠碼,上面標明了有效時間!(安全起見,我只放了時間提示這部分)

有的人老是糾結擔憂健康碼失效的問題,放心!這裡已經給你限定了時間,不用你操空心的!到達成都的時間是20點30分,這裡的有效時間是23點59分,綽綽有餘!!
如何查詢幫他人申請的健康碼呢?點擊如圖框框所示的位置(最好切圖保存在手機上)

至此,你會發現回家的路只需要帶上兩個行頭:護照、健康碼,甚至機票都不用出示,就暢通無阻了。
第三步換登機牌(請帶上一支筆)
11點30分換登機牌,14點30分進登機口,大約15點30分開始登機。
至於到機場的時間,你自己可以把握,早去也只有等。行李少的話,你可以在外面逛逛,多的話換登機牌,行李託運後再去逛逛嘍。下面依次按照順序做幾件事,每一步都有工作人員耐心指導你。
(1)掃指尖上的海關二維碼,並填寫個人信息。二維碼就貼在11號櫃檯的玻璃柜上,雖然我10點就到T1航站樓了,但直到11點30分,工作人員來的時候才知道要填寫。現在你知道了,如果去的早的話,可以提前把這個工作做了。(下圖這個時間是我更換好登機牌,工作人員檢查後填報的時間,只放半個圖上來讓你認認樣子,後面會告訴你這個 二維碼是飛機著陸後的第1步流程就要用的哦)

(2)填寫工作人員發的紙質調查表(也是非常簡單的幾項個人信息從護照上搬下來就是了)。
(3)排隊換登機牌(這裡有工作人員測體溫,出示你的健康碼,才能被放行哦)
(4)帶上你剛剛填寫的A 紙質調查表,B 健康碼,C 護照,按指示去櫃檯換登機牌並託運行李(2件分別23公斤)。
(5)拿到登機牌後進一步完善剛剛填寫的「指尖上的海關二維碼」信息(主要補充座位號), 工作人員將再次指導檢查你的填寫信息正確性,並收回你的紙質調查表。
12點,完成換登機牌的全部流程。距離登機時間還有150分鐘,我去Jewel溜達了一圈,在室內瀑布旁邊,錄了幾個小視頻,13點返回T1出境處。
第四步:出境
這裡只需要帶上你的護照和大拇指就OK啦,帶行李拖箱的朋友可能要過機掃描。我去過機,工作人員示意不需要。這裡不是看顏值,可能是看包的類別吧我隨身帶一大一小兩個背包,一挎包一手提紙袋,就這樣出境了。記不得多少次了,在新加坡出境,感覺就像在超市買菜一樣,自由自在。 免稅店也不用排隊,換登機牌後,有服務員給你很多購物優惠券,歡迎你自由買買買……
第五步:進登機口
2點30分開始進登機口,在這裡可以諮詢候機室里有沒有洗手間,有的話,進去再更衣或者穿防護服更好。我們這個航班有人這之前在外面洗手間換了防護服,我也穿上了羽絨背心,結果安檢的時候,喊我脫掉放籃子裡過機。早知道,就進去穿了,畢竟疫情期間,把自己的東西到處放心裡不踏實。
乘機過程都一樣啦,機上的餐,國航考慮的非常周到,包裝很好放在一個手提紙袋裡,我帶回酒店吃的。
飛機安全著陸以後,安坐幾分鐘,這時,我添了一件初春的長袖禦寒,隨後下機。 新加坡出發前的檢測到成都著陸整個過程完美收官。
第二個階段 入境檢測到下榻酒店
1. 跟往常一樣擺渡車把我們送到指定的位置。21點30分,工作人員指引我們走到候檢區B,招呼我們一排一排坐好,坐等測體溫,檢查出發前填的「指尖上的海關」二維碼。如果你沒有,工作人員當場協助你。 這裡需要耐心等待噢。
2. 21點50分在指定窗口測體溫,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填紙質申報表,並給你一個號碼和一個標識簽。
3. 帶上號碼和標識簽到檢測區坐等喊號,這時你需要全神貫注聽才行哦,因為檢測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4. 根據叫號到你被分配的窗口去檢測(帶上隨身行李哦,因為路一直是往前走的,不會往回走),遞上你的標識簽,那個標識簽就是你的核酸檢測編號。這裡只做核酸檢測,做鼻子和喉嚨兩處,真的很簡單,不疼不難受。
5. 帶上你的行李,經過一段長長彎彎曲曲的路(我穿的秋裝,有點點小冷的感覺),來到邊檢。這裡有工作人員指導你填一個紙質表格,拿上表格排隊等待邊檢。遞上表格,護照,出關,取行李,海關過機行李,走向出口。
6. 出口處迎來兩處檢查。是一樣的程序,看來非常謹慎小心哦:將你的護照和他們手上的名單核對。我問他們是什麼部門,他們說公安,背上服裝寫的溫江。我一下明白了,這批人是分到溫江區隔離的。我們5人一組分別上汽車。
7. 到23點,汽車開向酒店,24點下榻酒店房間休息。 酒店是隨機分配的,以車為單位,一個車一個車安排滿,就開泊。記住:沒得選哦!!我們這個航班可能分別住在溫江區的3個不同酒店。
到酒店以後的流程應該大同小異,不同酒店可能具體的細節不一樣。我們在酒店門口外下車,門口有一群當地防疫人員迎接我們,他們非常耐心友善,很感動!所有的行李箱並成一排,全面消毒,尤其對行李箱的腳消毒,每個人的鞋底消毒。然後每人隨機拿一個事先貼有房間編號的袋子(裡面有溫馨提示,入住信息二維碼填寫),被工作人員引入房間。關門,洗漱,閱讀自學袋子裡的內容。 自此,回家行程結束,隔離開始。後續慢慢介紹隔離期間的事項。
這一天,雖然是從赤道到寒冷的北半球,我依舊隨身秋裝,新加坡的空調房間裝扮,沒有刻意準備毛衣和羽絨服,只在酒店門口的幾分鐘感到些許冷意。在疫情防護方面,中途更換了2次口罩:進登機口前和飛機著陸的時候。下飛機後,我加了一個冬季防寒口罩在外面,但是接二連三的檢測需要摘取,這個外罩顯得礙手礙腳。我也試圖必須的時候戴上手套,卻因為時間的關係,不能保證每一次接觸都能有效地使用。令人滿意的是消毒液的使用,隨身帶的三個包外面,掛了4瓶消毒液,保證了每一次接觸後都及時給手消毒,感覺自己還是做到了在身體舒適和有效防護方面的平衡。
回國前一系列緊張,忙碌,焦慮,其實都是人對未知事物的一種本能心理反應。事實上並不複雜,也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每一個電子填寫都有清楚的提示,每一個環節都有妥善的指引。雖然如此,還是建議非必要原因,最好還是避免舟車勞頓、飛來飛去,不給病毒傳播可乘之機! 感恩途中所有付出的人,希望人類儘快控制住病毒!

以上是1月18日航班的個人經歷。
因起飛時間,國別,著陸地不同,乘機的要求標準可能不一樣哦。由於力求把回國的大致流程輪廓表達清晰,有的地方不夠細節,歡迎評論區留言、提問、補充。 希望回中國的你放心,安心,遠離病毒,旅途順利!
(《新加坡眼》APP網友:靜悄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