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資產管理研究與投資中心聯合主辦的第11屆黃祖耀新中金融與銀行業論壇6日在上海舉行。該論壇旨在促進行業專業人士和學者進行更深入地了解交流新加坡和中國金融業的挑戰和機遇。本屆論壇主題為科技創新、金融改革及經濟增長,三百餘名金融業界代表、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出席了論壇。

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執行長符懋贊
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執行長符懋贊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主要聚焦於當前大家最關注的兩大領域:金融改革和科技創新。今年中國推出一系列針對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措施,並加大外資金融機構的參與。
大華銀行積極使用科技,推動客戶金融體驗和業務績效的提升,並且憑藉銀行在區域的業務網絡和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經驗與專長,為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金融科技企業以及初創企業提供支持。作為一家植根中國35年的外資銀行,大華銀行也致力於通過自身實踐,提供更多創新的金融方案,參與金融開放與發展的進程。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傑出教授羅安著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傑出教授羅安著在論壇中發表了以《經濟改革秩序:中國如何對比》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實現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準則,首先要進行實體經濟的改革並保持其穩定,其次才是金融市場及服務改革的順利進行,最終實現金融市場的國際化,中國當前實行的改革政策與經濟學原理和實踐非常一致,中國正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在逐步推進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
羅安著認為,金融科技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這在金融改革的過程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體量巨大的國有銀行、逐步壯大的資本市場以及不斷提升的市場監管能力,都對會金融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梁定邦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梁定邦透過視頻參與金融改革及科創板話題討論。談到上海科創板從今年7月投入運作至今,公司的市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他認為表現是非常好的。梁定邦建議,中國要進行更深入的金融改革,需要進入到註冊系統當中,需要有公開披露,要保證相應的法律、信息披露得到很好的支持,不管是公司,還是投資人,都能夠很好地保證他們的權利,要有很好的執法系統,保證人們對市場有足夠的信心。

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
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認為,科創板的設立對包括券商在內的各類參與市場主體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變。他表示,一方面,科創板所帶來的增量業務機會是顯而易見的,它的上市條件更包容,資本市場可以服務於更多以前很少服務或者因為制度安排很難支持的科技創新行業,比如說半導體、創新藥、AI等行業。
另一方面,是面對科創板對券商職業模式帶來的挑戰,因為在其整個運行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要點,定價是市場化的,而不是行政管制的。意味著如何估值定價,真正成為考驗投行的首要挑戰。

大華銀行集團機構銀行服務產業策略規劃部商業先機分析董事總經理許洲德
大華銀行集團機構銀行服務產業策略規劃部商業先機分析董事總經理許洲德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分析科技變化時表示,數據和數碼正在改變世界。過去十年是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未來十年,數據和數碼將滲透並影響到各個國家、行業和機構。當前,數據分析已經深入到行為數據分析。
在中國,微信、支付寶和滴滴等應用也在如何分析和利用用戶行為數據方面樹立了一個很好的範例。未來企業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地運用數據,增加利潤、降低成本和風險。

中證金融研究院院長劉青松
中證金融研究院院長劉青松認為,科創板的設立有兩個「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收穫,一是重新點燃投資人對高科技投資的熱情,二是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科技創新類投資的金融生態鏈。
劉青松表示,科創板需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完善科創企業認定標準,加強對科創板企業估值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高堅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高堅表示,數字經濟是一個整體,如果不放在整個數字經濟的框架下,大數據、雲計算、AI、5G等技術的應用仍是孤島。現在要將大數據、雲計算、AI、5G、區塊鏈做成入口,通過數據交換中心,將政務、醫療、金融、通訊作為出口,這樣才能整合各項新技術的應用,使數字經濟進入3.0版本。
文章轉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