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所收購的澳大利亞房地產信託基金Lendlease International Towers Sydney Trust的部分股權,擁有聯實Barangaroo South綜合項目。(聯實提供)
新加坡維持全球第五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國的地位,今年首11個月在海外的房地產投資額達到170億美元(約231億新元),同比下滑5.6%。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今年在華的投資額還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房地產資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簡稱RCA)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11月底,本地投資者在海外的房地產投資比去年同期的180億美元略低。
若包括今年12月一些還未完成的交易,則達到203億7000萬美元,稍微低於去年全年的252億美元。
在各類房地產項目中,辦公樓是投資首選,占了總投資額的大約一半。
房地產需求巨大的中國是本地投資者的焦點,今年首11個月的在華投資額為48億美元,同比增加一倍。若包括12月的未完成交易,投資額則高達59億美元。
除了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房地產也頗受新加坡投資者青睞。
到海外拓展業務的這些投資者主要是本地投資管理公司、主權財富基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和房地產公司。
這些投資包括城市發展(CDL)以13億4700萬元的總額,收購中國房地產公司協信遠創(Sincere),以及向對方收購上海虹橋協信中心(二期)的大部分股權。
另一個例子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收購澳大利亞房地產信託基金Lendlease International Towers Sydney Trust的部分股權,該信託基金擁有聯實Barangaroo South綜合項目。GIC也在數月前收購法國巴黎的PB6甲級辦公樓。
RCA亞太區董事經理大衛格林摩根(David Green-Morgan)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海外房地產投資額依舊強勁,亞太地區的投資活動日益增加,在歐美的投資則越來越少。今年的投資趨勢很有趣,有幾個房地產投資信託和投資經理的實力壯大,有更多『彈藥』在往後進行海外交易。」
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對印度有利
展望明年,高緯環球東南亞區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說,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反而對經濟增長中的印度有利。從地域的廣度和市場深度來看,中國充滿了吸引力。
作為東南亞的金融和交通中心,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也是許多外國投資者的目標之一。
香港取代美國成為我國今年最大投資戶
根據高緯環球統計的數據,今年首九個月外國投資者在新加坡的房地產投資,共約80億2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16億元相比,暴漲401%。
李敏雯指出,其實去年有許多投資集中在12月,若以全年來看,總投資額為49億4000萬元。
今年最大投資戶是香港,首九個月的投資額達到25億9210萬元,取代美國登上榜首。
其中一筆令人矚目的交易是德國安聯房地產(Allianz Real Estate)與香港基匯資本(Gaw Capital)聯手以16億元收購雙景坊(Duo)的辦公和零售部分。
李敏雯說,香港在本地的投資暴增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新加坡市場正處於對投資有利的周期,租金正在上升,而投資者要從升幅中獲利。此外房地產價格也會隨著租金上漲。而且,新加坡在香港投資者眼裡是個很安全的投資地點,因為新元匯率穩定,而且有升值空間。」
排在香港之後的是德國和美國,在新加坡的投資額分別為15億7500萬元和15億7250萬元。
記者:李蕙心
製圖:尹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