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不能回家團圓,也不會影響親友間的相互挂念與祝福。不管你是在中國還是在新加坡,過年都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上篇介紹了新加坡的年味美食,講到了新年的時候,新加坡人必吃的年菜。
那麼這一篇,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新加坡的新年氛(cáo)圍(diǎn)。

新春裝飾 新加坡和中國一樣,非常重視新春佳節。因此每年春節前的一個月,牛車水(Chinatown)都會搭起生肖花燈以慶祝農曆新年。只不過……新加坡牛車水的花燈,毫無意外每年都會成為民眾吐槽的焦點。
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歷年的生肖花燈。

雖然每年都有人吐槽,但是政府看起來確實也盡力了。放在一起看確實有一年比一年好看一點點,大家覺得呢?
除了大花燈,一言難盡的還有唐人街上的掛旗。

去年因為亂用成語被廣大網友吐槽了之後,今年的掛旗換成了十二生肖。

結果,又雙叒叕的被嘲笑了。大家來細品一下這個這個位於c位的龍和蛇。其實除了不是很像,圓圓潤潤的還是挺可愛的。
過節過的也就是個氛圍,過節裝飾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能夠熱熱鬧鬧的。從這點上來說,牛車水每年的年味兒都還是很濃的。

生肖運勢牌 新加坡人非常相信一些傳統的吉日和運勢,所以每年大小商場裡都會立著來年的生肖運勢。只是沒想到,連運勢牌都被吐槽了。

新的一年,大家都希望討個好彩頭,也就會特別注意避免一些忌諱。像我們之前說的,過年的時候吃的東西,辦公室擺的的東西,都是有著美好的寓意和祈盼的,所以生肖運勢牌當然也要認真擺放。在新年討個好彩頭這件事上,新加坡人可是認真的。

除夕大掃除 除夕除夕,除舊迎新。大掃除那是必須要有的。不論是在新加坡還是在中國,大掃除都是個不得不做的大工程。我的新加坡小夥伴告訴我,他做大掃除都要挑選良辰吉時。選擇一個好的時間,做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是不是特別有儀式感?

雖然新加坡只有2天的法定假期,但是並不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
年前除了做衛生,人們還會好好的把自己收拾打扮一番。買上幾件紅色的新衣服,燙一個精美的髮型,再擺上幾盆應季的花草。最好是有橘子樹,整年都要大吉大利,紅紅火火的。大抵過年就是這樣,似乎年年都一樣,卻又年年不一樣。

人們抱著不同的心情,總結一年以來的得失,拋掉舊日糟粕,迎接新的未來。新的一年,一切都會是重新開始。

新春拜拜
新加坡佛教信眾很多,所以逢年過節燒香祈福的人也很多,大家把這個祈福活動叫做拜拜。春節拜拜是一年中比較盛大的一次。和國內一樣,新加坡也有搶頭香的習俗。但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寺廟取消了搶頭香的活動,也限制了拜拜的人數,所以很多寺廟今年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原本大年初一的祭祀,今年初二初三也都有人預約了。

信眾們都希望能在新的一年為自己和家人求個平安,希望來年能順順利利。這個順順利利自然要從自己做起。總理一直呼籲,春節期間一定要以安全為主。排隊和拜拜都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所以沒有能夠參加寺廟的民眾,在自己家拜拜也是一樣的,我們相信,心誠則靈。

新年紅包
沒有紅包的新年是不完整的新年,所以新加坡也有包紅包的習俗。不過新加坡的紅包都是討個好彩頭,通常裡面都是2元,5元這樣的小數目。比起中國動則數百的紅包,新加坡的紅包仿佛是更純粹的祝願。

今天因為疫情的關係,政府也推出了電子紅包,希望大家能夠遠程拜年。但是據調查顯示,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電子紅包。他們覺得紅包一定要是紙質的,才能更有過年的氛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加坡的新年比中國的更加傳統。因為背井離鄉的人更希望能通過這樣有儀式感的方式記住過往的歲月。
我覺得新加坡比之中國會有更多的年味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春節期間大部分餐館都不開門。我記得,只有在我很小的時候春節才是這樣的。所有的商家都關了門,街上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家裡才是熱熱鬧鬧的。老人們打著麻將,大人們做著飯菜,孩子們放著鞭炮,春節的時間是完完整整留給家裡人的。那個時候年紀小,希望商場都能開門,能出去玩。現在中國的春節,商場餐館電影院都開門營業,我卻依然覺得無聊。覺得這不是春節該有的樣子。後來我來了新加坡,過了一個關在家裡啥也買不到春節,我才知道,春節本就該是這樣的。人們一年到頭的打工賺錢,為的也就是能好好回家過個年,為的也就是能回家跟大家一起吃頓年夜飯,為的也就是能回到起點,然後重新出發。
除舊迎新,不是丟掉自己的曾經去成為別人。相反,是讓我們拋棄掉那些壓在自己身上的無意義的東西,去好好審視自己的初心,拋開不必要的包袱重新出發,才能走的更遠更好。人要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樣才不會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而傳統的文化,就是我們的根,是我們不會忘卻的自己。
即便是在遠離中國的新加坡,甚至是更遠有美國,澳大利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春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即使疫情的阻隔讓我們不能及時回家團聚,也不會阻隔親情的交流。那些和我們一起過春節的人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