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個國家,不僅僅是要知道它的地理位置,更是要了解它的文化風貌!

那麼,新加坡又有哪些特別的文化呢?
進門請脫鞋
很多新加坡人在家裡都不穿鞋。如果你有要去拜訪新加坡人家裡的話,若是看到他們的家門口放著腳墊,四周還有幾雙人字拖,那麼,你最好是入鄉隨俗,脫掉鞋子再進去吧。

(圖片來自:Etsy)
請注意,在新加坡,有些寺廟與清真寺也會有脫鞋才能進入的規定,請務必遵守哦!
「安哥」與「安娣」
在新加坡,老年人統稱為「樂齡人士」,你在街上總會聽到有人在稱呼他們「安哥」與「安娣」。很明顯,這種叫法來自於英文單詞「uncle」和「auntie」。

下一次,如果你要去小販中心買水喝,可以試試這樣點單,「安哥/安娣,一份kopi,打包」!

(圖片來自:Giant, The New York Times)
排隊!排隊!到處都在排隊
排隊,甚至可以說是排長隊,也算是一種新加坡文化。毫不誇張地說,在新加坡,人們心甘情願為了任何東西去排隊,例如:TOTO紅包大獎1200萬、麥當勞的小黃人玩具、奶茶、明星雞飯、米其林一星餐廳、蘋果新手機。

正因為這裡的人都會自覺地排隊,所以會格外痛恨插隊這種行為。

(圖片來自:yahoo news, mothership.sg)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排長隊,你難道不好奇他們在排什麼嗎?不如你也激活一下內心的新加坡精神,勇敢的排下去,很大幾率你會排到有價值的東西哦!
筷子請放好
筷子在新加坡很常用,但請拿好也請放好。我知道,把筷子插在碗里,的確能夠防止它滾落,但你可能會收到不少嚴肅的「注目禮」。尤其是到了農曆7月,請千萬不要這樣做。有說法是,把筷子插在碗里,看起來就像是給逝者上香一樣。

(圖片來自:U Food - U Lifestyle)
「Chope」占座
你一定有過這種體驗,在用餐尖峰時段,你端著餐盤試圖找座位,可明明還有空著的桌子,上面卻放著一包紙巾。千萬別誤會,這可不是餐廳提供的免費紙巾,在新加坡,這就表示著「此桌已經有人了,請另外找別的位子吧」。

當然,新加坡這裡可不僅僅是用紙巾占座。
報紙......

雨傘......

書包......

甚至還有網友吐槽,要生產一種超級大包的紙巾,好在停車場裡占位。

(圖片來自:Facebook)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但紙巾占座確實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做法,下次看到了,可千萬記得別坐上去哦!
別隨便抽菸
新加坡對於香菸的管制十分嚴格,日漸擴大的禁菸區域、越來越複雜的法律法規,甚至連本地人有時候都不太確定到底能不能抽菸。所以,在掏出打火機、點燃香菸之前,先環顧一下四周。新加坡大多數的公共場合、橋上、醫院外甚至巴士站5米範圍內,都不允許吸菸。

(圖片來自:New Nation)
記不住那麼多的禁令?以防萬一,就看看周圍是否有標誌顯示是指定「吸菸區」,以及是否有帶煙兜的垃圾桶吧!
請主動讓座
新加坡的地鐵和巴士車上都會設置有愛心座位,每個人都可以去坐,但一旦有老年人、殘障人士、孕婦或幼兒上車,就一定要讓座。

(圖片來自:SGTrains.com)
你甚至會看到,即使這些座位都空著,人們也會自覺站在一邊,空出來留給後面有需要的人乘坐。
想做就做?不,你要先申請許可
新加坡是一個嚴格法制的國家,對於人們在公共場合的一些行為都有所規定。例如,音樂家想要在街頭表演,或是你想帶上一群朋友來一場友好的街頭抗議......不是不可以,而是你需要先申請許可。

(圖片來自:ASEAN Today)
沒錯,即使是在公共場所,你也不能太過放飛自我。新加坡還有一個「演講者角落」,在那裡你可以舉行集會、發表你的建議,但也必須獲得警方的許可。
請不要給小費
對於一些西方國家的人來說,給小費似乎是他們的第二天性。但在新加坡,你完全不需要擔心小費這種事。在餐廳或咖啡店消費過後,你會發現帳單上有兩個數字,7%和10%。其中「GST 7%」表示7%的消費稅,而「SVC 10%」則表示10%的服務費。所以,所謂的小費就以服務費的形式,已經被計算在你的帳單里了。想要表達自己的謝意的話,不妨跟你的服務員說聲「Thanks」吧。

(圖片來自:Singapore Uncensored)
當然,也有一些餐廳,會在收銀台留下「小費」的提示(放一個小罐子),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按心意給小費了。
請靠左邊
在新加坡搭過車的人一定會有印象,這邊的汽車駕駛座都在右邊,而司機在馬路上都會靠左行駛,與中國的靠右行駛完全不同。
而行人也有一套潛移默化的走路規矩:如果你走很慢或是會站立不動,就請靠左邊。這一點在扶手電梯上尤其常見,人們往往會站在左邊等電梯慢慢上升,而想要快速上樓的人,則可以從右邊走。
在烏節路這種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你也會發現人們走路非常有秩序,雙向通行的街道,人們都會默默的走在自己的左邊,讓出另一側給另一個方向的行走。
所以,你要是來新加坡的話,千萬要走對方向,不要「逆流而上」了哈!
學會使用縮略詞
在新加坡,計程車往往被叫做是「德士」。而當你要搭德士的時候,可能會聽到司機問你:「你要走哪條路?BKE還是PIE?」又或者是「現在走CTE是有ERP的哈,你OK嗎?」

(圖片來自:The Honeycombers)
別暈!現在就來跟你解釋下:
BKE:武吉知馬高速公路(Bukit Timah Expressway)
PIE:泛島高速公路(Pan Island Expressway)
CTE:中央高速公路(Central Expressway)
ERP: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實際上,新加坡人普通都還滿喜歡使用縮略詞的,就連政府機構都有相應的縮寫,URA?市區重建局!
HDB?建屋發展局
ICA?移民與關卡局
當然,還有新加坡特色彩票:4D(萬字票)與TOTO(多多)......
一下子記不住這麼多的縮略詞?聽到就頭髮暈?別擔心,不明白的話就勇敢開口問!
路邊的東西,千萬不要隨便碰!
農曆七月的時候,你會看到路邊花壇里、草叢中、涼亭下面,到處都擺著香爐與食物!請注意!這些物品請千萬不要碰!因為......這些都是當地人供奉給逝去的先人的物品。

(圖片來自:sohu)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去踢香爐或踩金銀紙,歌台表演現場最前面一排的空座位也千萬不要想當然的就坐下去!
犯了這些禁忌,是否真的會倒霉,我們無法確定,但尊重當地人的習俗定是不會有錯的!
當然,新加坡還有很多有趣的文化習俗,想要了解的話,不如親自來新加坡,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來進一步體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