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羥氯喹於1955年在美國上市,目前已在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等70多個國家獲得批准。
最初硫酸羥氯喹被用於治療瘧疾,後來臨床發現此藥物具有輕度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以來,有部分臨床研究報道硫酸羥氯喹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有效;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多個官方場合親自「帶貨」,更是引發了美國、印度、巴西、新加坡等國對於硫酸羥氯喹的熱潮。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傳染病研究與培訓辦公室主任賴建文表示,
沒有適當的研究表明羥氯喹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因此新加坡不會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使用羥氯喹。

(圖片來源網絡)
賴建文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羥氯喹這種抗瘧疾藥物無效。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曾經對小部分患者嘗試使用羥氯喹進行治療,但有患者出現胃腸道不耐受,例如噁心,嘔吐,腹瀉和肋骨下方的上腹部不適。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已經停止使用該藥物。
羥氯喹的其他試驗也表明對新冠肺炎患者無益處,甚至會出現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