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9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了美國CNN的採訪,其中,李顯龍有關中美雙方對於疫情的輿論戰所作出的評價非常耐人尋味。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CNN採訪
記者扎卡里菲在採訪時詢問李顯龍總理對於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很多人認為「某種程度上是中國政府造成了疫情的全球流行」這一指責有何看法,李顯龍給出了不同意見,認為這一指責有失偏頗,「我覺得當中國回顧這場疫情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有些地方自己應該能做得更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中國每件事都做對了,疫情就不會發生,因為別的國家也同樣沒能阻止疫情在本國的蔓延。」

當下,全世界各國都進入了對抗新冠病毒的緊急態勢。反觀美國,特朗普不顧局勢緊急,立場左右搖擺,在自己對於本國病情信息的不透明、抗疫行動不力的情況下,還依然不顧WHO的警告堅持污名化中國,並聯動媒體進行輿論戰。

數據來自鳳凰網
在上周,美國的確診病例就已突破10萬人,成為全球第一,正應了那句話——潮水退去後,就知道誰在裸泳。

關於中美兩國的輿論戰,李顯龍在訪問中指出:目前應該團結各個國家,齊心協力共同抗疫。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在此之前就已經很複雜,現在互相指責對方是病毒來源國對於抗擊疫情並沒有幫助。
他還表示,希望看到美國在此次疫情當中發揮應有的領導力:「你們有資源、科技、影響力和軟實力,不利用這些資源來應對人類面臨的這場嚴峻挑戰,非常可惜。」

結合此前美國官員「新加坡很少人受感染是因採納並執行了特朗普總統對疫情的指導原則」言論,李顯龍的這番回應就更顯得意味深長了。

對於疫情,李顯龍預計在短期內不會結束,甚至可能需要長達幾年的時間。他說,中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把疫情控制下來,但目前病毒又在歐洲和美國迅速擴散。另外,有些國家和區域的情況還是未知數。
相比於美國,新加坡在本國疫情抗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從數據上就不難看出。

美國疫情數據

新加坡疫情數據
新加坡在加大邊境管控力度以防範輸入型病例所帶來風險的同時,對於境外返回人員的隔離更是在環境和服務等方面做到細緻入微。當然,對於民眾的隔離、檢測以及確診後的治療全都是免費的。
另一方面,為了抗擊疫情給各行業經濟所帶來的衝擊,政府首長帶頭大幅降薪,為國內各行業進行撥款補助,幫助新加坡民眾度過非常時期,總數額達550億新元,相當於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11%。

此外,扎卡里菲也和李顯龍交流了新加坡疫情防控的情況,在被問及有關新加坡對於疫情的有效控制時,李顯龍表示,目前談成功還為時尚早,因為我們正處在戰役當中,且這場戰役愈演愈烈。
對於扎卡里菲提到:「新加坡防疫成功源於政府掌控了更多權力」這一說法,李顯龍表示反對:「新加坡政府並沒有更多權力,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告訴大家當前事態的嚴重性,並要求民眾支持我們的工作。」
李顯龍還表示,新加坡政府會努力維持政府防疫工作的信息透明度,讓民眾保持信任。

「我想關鍵是人民必須明白我們正在面對什麼,而且必須支持政府正在做的事情,與政府合作,並對政府有信心。經過巨大努力,我認為這有助於遏制疫情蔓延,但我並沒有幻想我們已經打了勝仗,我們只是投身戰場,還有很長的戰役要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