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就支付」的移動支付方式早已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常態。出門只帶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搞定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被外界戲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還成功「圈粉」海外。
在2017年的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眾表示了對中國移動支付發達的羨慕。
那麼,新加坡有掃碼支付嗎?新加坡的掃碼支付是個什麼情況?
當然有!黑白方寸之間,蘊含信息無數。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自然也不甘落後。
SGQR+正式啟動
距2024年還剩不到兩個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又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SGQR+正式啟動!將在 11 月 1 日至 30 日,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期間SGQR+進行了演示。
SGQR是新加坡在2018年推出的全球首個統一付款QR碼,與中國的移動支付需要下載手機APP才能使用不同,SGQR將不同的支付QR碼集結在單一的SGQR碼標籤,並獲商家廣泛採用。
新加坡推出了無敵二維碼!微信支付寶等27種都能掃

但它的局限性在於,消費者只能使用商家與金融機構建立的合作關係中的支付方式。這就導致了消費者在不同商家之間的支付選擇受限,因為不同商家可能與不同金融機構合作,支持不同的支付方式。
例如,一些商家可能只接受銀行卡、信用卡或借記卡等傳統支付方式,而忽略了第三方支付平台、電子錢包或貨到付款等新興支付方式。這樣,消費者就無法使用他們更熟悉或更方便的支付工具進行交易。
提升版的SGQR+,商家可以接受多達23種本地和跨境支付方案。包括Changi Pay、EZ-Link、GrabPay、Google Pay、Visa、支付寶、微信、DuitNow和PromptPay等。商家也只需與一家金融機構簽約,便能接受本地和海外的多種支付方案。
就在昨天(11月17日),信用卡公司萬事達(Mastercard)同新加坡數碼支付公司FOMO Pay聯合推出納入本地統一付款二維碼SGQR系統的萬事達QR碼,方便客戶掃卡付款。

萬事達QR碼,圖源:萬事達官網
萬事達QR碼結合了QR碼的便利性和信用卡的安全性,方便商家簡化付款程序,客戶也能享有退款權利,不但有助提升客戶的付費體驗,也給予客戶更多付費選項。
好消息!新加坡萬事達卡可綁定微信支付了(附綁定攻略)
這意味著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國際遊客,他們可以在同一個QR碼下進行支付,無需因商家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支付應用或電子錢包。
截至 2023 年 9 月,SGQR 已被 31 家金融機構和 239,000 家商戶採用。大約19,000個QR碼被SGQR標籤取代,花花綠綠的各平台二維碼貼滿牆成為歷史。

東南亞跨境支付大動作不斷
除了新加坡本地的電子支付有了升級,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跨境支付也已經實現了!
11月16日,新加坡金管局局長孟文能宣布,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將通過PayNow和DuitNow連接。兩國用戶只需通過PayNow和DuitNow輸入收款人的手機號碼,就能在新馬之間進行即時跨境轉帳。
今年3月底,兩國已推出跨境QR碼付款連接,兩國民眾已可掃描NETS QR或DuitNow QR完成付款。

11月17日,新加坡金管局和印尼銀行共同宣布,兩國聯手推出跨境QR碼支付連接。兩國民眾可以通過現有銀行帳戶,掃描當地QR碼來進行付款,實現便利無縫支付。

新加坡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的客戶,將能夠直接掃描印尼當地的QRIS(Quick Response Code Indonesian Standard)碼來付款。印尼參與銀行的客戶,則能通過掃描本地NETS QR碼來支付。星展銀行稍後也會加入該計劃。
除了與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跨境支付連接,新加坡金管局正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的中央銀行及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BIS Innovation Hub)合作,為東協五國的多邊即時支付連接展開核心基礎工作。
由此,新加坡電子支付之路從國內轉帳,發展到雙邊聯繫,擴大到如今的多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