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為鼓勵「白衣天使」(今天的護士制服已不一定是白色)長久逗留在工作崗位上的挽留行動,可稱之為「天使行動」,ANGEL(Award for Nurses』 Grace, Excellence and Loyalty)意即獎勵護士的優雅、卓越與忠心,名字取得貼切易記。
新聘護士和46歲以下的在職護士,每四年至六年可獲得2萬新元到3萬新元的挽留金。
衛生部將在今年9月推出這項全新的護士長期挽留計劃。公立醫療機構的所有新聘和在職護士在接下來20年的職業生涯中,可獲得高達10萬元的獎金。預計約2萬9000名護士將受益。

陳篤生醫院的護士。(聯合早報)
大部分在公立醫療領域就職的護士年輕時便入行,若他們忠於職守,可獲ANGEL計劃的全額10萬新元獎金。
除了新加坡籍的護士,在新加坡公立醫療領域工作至少四年的外籍護士也會自動列入計劃內。
本地護士流失,加上外來護士在三年疫情期間出現回國潮,挽留護士成了一項艱巨挑戰。對此,新加坡一向不遺餘力,所幸在新計劃推出之前已見成效。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活動上說,護士在本地醫療勞動力隊伍的占比最大,人手短缺卻也是最嚴重的。冠病疫情期間流失的外籍護士也超出往常的人數,政府已填補空缺。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活動上與在場的護士們合照。(海峽時報)
這是個好消息,但新加坡不能自滿。護士人力市場是一直在進行中的國際競爭遊戲。
本地高等學府包括工藝教育學院、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和國大培育護理課程都為本地護士隊伍的壯大作出貢獻。
跟本區域的工資水平相比,本地的護士行業本就具競爭力,但是國際上護士人力資源的競爭不斷加劇,在本地累積了寶貴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更為西方和中東國家所看重。
所以,新加坡必須為今後的競爭作好準備,「天使行動」相信也將在國際市場上掀起一陣旋風。新加坡幣值一直在穩定中升值,在海外的銀彈威力更強,英國廣播公司也報道了這個消息。
每當新加坡提高挽留護士的競爭力,也成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參考對象。這一輪新的銀彈攻勢會發生多大和多久的持續效應,可能還得把其他非金錢方面的條件計算在內。

李顯龍總理(左二)在2024年農曆新年除夕到黃廷芳醫院給護士們發送紅包和禮品。(海峽時報)
護士的地位和士氣將因為收入的顯著增加而提高,護士得到社會上的更大尊重,本地家長也更加支持子女加入護理行業。本地高等學府的護理課程也可相應增加招生,同時更大範圍地向外地學生招手。
新加坡武裝部隊、內政團隊和教師都已有類似挽留獎勵計劃。新加坡勞動力緊缺,軍、警和教師行業要吸引和長期留住人力,如果僅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護士行業尤其如此。
在2019冠病疫情期間,護士還曾面對一些社會歧視,雖然問題不是很嚴重,但這顯示,人們對護士的態度還有更大改進空間。
公私醫院裡還可見提醒公眾不可粗暴對待醫護人員的告示,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和公眾之間的關係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指標。
「天使行動」告訴我們,當護士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然而重賞之下,必有「勇士」。
勇敢的護士,永遠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