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呼籲更多私人牙科診所與公立醫院合作。他指出這類社區夥伴關係將為病人的後續治療提供便利,例如在醫院以外的醫療機構,獲得預防性口腔護理。
國立大學口腔醫學中心從2019年至今,已為10萬多名患者提供了服務。中心在今年1月推出全科牙醫診所網絡,患者在中心看診後可以到計劃內的牙科診所進行後續治療。目前已有37家診所參與。
親牙科診所首席牙醫范奕翔醫生說:「通過醫院的介紹(病患)可以比較信任我們。好處是在於比較方便,他們不用等這麼久就可以來看牙醫。」
出席中心周年慶的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也在活動上鼓勵更多私人牙科診所加入。
馬善高說:「這項計劃有助促進從醫院無縫綜合過渡到基層醫療機構,使患者能夠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到牙醫診所求診,滿足普通口腔健康需求和跟進後續牙科治療。」
採用人工智慧等技術也有助減輕牙醫的負擔。這類人工智慧模型就能根據患者的病情分類,讓中心能專注為更複雜的案例提供治療。
新加坡國立大學口腔醫學中心口腔矯正科主任陸威勛醫生表示:「這將能讓我們更早檢測到口腔疾病,並讓病人及時得到治療。長遠來看人工智慧能減少疾病的負擔,並提高我們的服務能力,同時能保留資源為高風險群提供及時的護理。」
為了加強社區牙科健康,國大口腔醫學中心今年晚些時候也將啟用兒科診所提高幼兒的口腔清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