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金融中心,吸引了許多富豪家族理財辦公室(簡稱家辦)的入駐,這些家族理財辦公室管理著數以億計的資產,為富豪們提供專業的投資和財富規劃服務。然而,這些資金的流入也可能對新加坡的社會和經濟造成影響,尤其是在住房市場上。
為了避免熱錢推高房價,導致新加坡人買不起房子,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以及加強對家族理財辦公室的監管和引導。
這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第10屆米爾肯研究所亞洲峰會(Milken Institute Asia Summit)上的主要觀點,他在峰會上接受了米爾肯研究所總裁迪提齊奧(Richard Ditizio)的提問,談到了政府如何確保外資湧入不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圖源:ST
熱錢,也稱流資或遊資(Refugee Capital),是指尋求短期回報的流動資金。獲利抽逃是「熱錢」的本質屬性,這些資金流動速度極快,一旦投資者(通常是機構投資者)尋求到短線投資機會,熱錢就會湧入,而投資者一旦獲得預期盈利或者發現投資機會已經過去,這些資本又會迅速流走。
收緊房屋條例 穩定市場
黃循財說:「新加坡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在這方面有很嚴格的條例,我們過去三年里兩次收緊房屋條例,這有助穩定市場。」
根據政府過去公布的數據,2021年12月,政府把外國買家購買住宅房地產須繳付的額外買方印花稅,從20%調高至30%;今年4月,針對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進一步從30%翻倍至60%。
這些措施旨在抑制外國投資者對本地住房市場的需求,保護本地居民的利益。據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外國買家在新加坡購買住宅物業的比例降至3.9%,為近十年來最低水平。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創造良好工作
黃循財說,資金是高度流動的,來來去去,因此新加坡重視的並非資金本身,而是如何提升本地金融服務領域的能力。通過提高我國的價值定位來為新加坡人創造良好的工作,尤其是在迅速成長的資產和財富管理領域。
我們鼓勵所有家辦設立慈善部門,很多家辦也都有那麼做。當然,一個可以貢獻的方式是通過繳稅,我們會持續檢討稅務和轉移的機制。我們的理念很直接,就是所有人都須為國家建設盡一份力,大家都須繳稅,但富人繳納更多,如果你非常富有就得繳很多稅。
據報道,新加坡目前約有1100個富豪家辦,較2021年增加了近60%,這些家辦為我國的金融服務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政府希望能夠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同時也要求他們遵守我國的法律和規範。

圖源:ST 遵守我國「家規」 維護平等社會風氣
政府也會提醒新來的人士關於新加坡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強調我國是一個包容社會,人們應該能夠平等地、自在地與他人互動,這裡反對炫富財富。
這些是我們的家規,如果想要留在本地,請遵守這裡的規範和規矩。若覺得不適合,可以帶著你的錢到別的地方去,我們不會因此心存芥蒂。
他還提到了新加坡在經濟轉型方面做的準備,表示新加坡會繼續通過數碼創新來推動經濟轉型,因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擁有巨大潛能,而數據會是新經濟的命脈。

圖源:ST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如今積極地與其他國家達成數碼經濟協議,如在1990年代初大力推動自貿協定那樣。他說,政府必須協助勞動隊伍做好準備,投資成人教育和培訓,建立強大的支持體系,讓每個人都能調整和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