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星巴克逐步將飲品杯蓋替換為「鴨嘴蓋」、並宣布不再提供塑料吸管開始,各大餐飲巨頭紛紛開始減少塑料食品包裝的使用,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塑料吸管向紙吸管的轉變。
紙吸管的成本是塑料吸管的3倍,然而體驗很糟糕!
紙吸管最大的問題是使用體驗感不佳。如果你常使用奶茶店、咖啡店提供的紙吸管,會發現沒一會兒吸管就泡軟了,甚至會影響飲品本身的口感。
每次戳杯蓋都要使很大勁兒,好不容易戳進去了,奶茶還沒喝幾口,吸管就軟了,喝了一嘴的紙糊糊。

體驗感也成為消費者選擇紙吸管的阻礙。如果你去實體奶茶店門店內觀察,會發現如果櫃檯上同時擺著紙吸管和塑料吸管,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塑料的。在英國市場,麥當勞提供的紙吸管還曾遇到並不能降解的問題:
由於消費者抱怨紙吸管太軟了,麥當勞只好把紙吸管不斷加厚,導致材料雖然可降解,但吸管太厚難以被回收商回收。
既然紙吸管如此受人唾棄,為何全球都在針對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塑料吸管是小題大做?
因為它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塑料製品的環境成本太高了,
已經悄悄潛入了人類的食物鏈!
人類處於食物鍵的最上層可以「揀飲擇食」,當然不會選擇「吃塑料」,只是總有些事情是避無可避的!
奧地利最新的一項研究首次在人類糞便驗出微塑料,顯示微塑料已經完全入侵食物鏈。
微塑料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粒,一般用於化妝品(特別是磨砂產品),但其他較大的塑料產品分解後亦會變成微塑料。
全球每年約有800萬公噸塑料廢物被倒進海洋,面對污染日益嚴重,許多國家都開始立法「限塑」。

還有更多的環保人士質疑,
紙吸管真的環保嗎?
生產紙吸管其實就是生產紙的過程,而生產紙的過程中,很多工藝步驟也會造成環境污染。
尤其是造紙過程中的廢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廢水中的有機物會分解、消耗水中氧氣,造成水中生物缺氧而死;廢水中的樹皮、草屑沉入水底,堵塞河床,不斷沉積發酵,產生臭氣、毒氣,嚴重污染環境。

跟塑料相比,紙製品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降解。
比起塑料動輒上百年的降解周期,紙在自然環境中被分解只需要3-4個月的時間。
然而由於使用過程中一定會不可避免地沾上污染物(飲料),所以紙吸管的紙張品質基本不具備二次利用的價值。
如何「正確」的使用紙吸管?
既然如此,紙吸管又為什麼能頭頂環保的光環,在國內各大飲品店長驅直入?
一個不難理解的理由是,「禁塑令」之下,紙吸管對於商家來說的確是如今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既然如此,為了保證飲品的口感,在使用紙吸管的時候,大家可以注意以下3點:
儘量在半小時內喝完,以免長時間浸泡後有害物質析出或影響口感;
奶茶溫度儘量不要超過50℃,也不要過冷或過熱;
不要啃咬吸管,避免不良的使用習慣,以免產生碎屑。
其實,現在很多奶茶店已經開始提供紙吸管和可降解塑料吸管兩種吸管,大家在買奶茶的時候可以自主選擇。
相比於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既環保,又不會影響口感,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
無論是紙吸管還是可降解塑料吸管,其實都是我們環保過程中的一小步,在未來,相信也會有更多的提升空間,找到既環保又舒適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