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表示,如果證實可行,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將能成為新加坡除太陽能以外,另一個可用來發電的本土潔凈能源來源。
地熱能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使用這種可再生的能源來源呢?

什麼是地熱能?
地熱能是指從地下產生的熱量。
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平台TUM CREATE和盛裕集團共同領導的一項研究指出,當地表出現一些特徵時,例如溫泉,以及在地球表面釋放蒸汽和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的噴氣孔,如與火山有關的間歇泉、泥漿池等,就可以用來確定地熱能的存在。
地熱能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轉換成電力。例如,溫度較低的地熱能可以直接用於區域冷卻和海水淡化,140°C以上的地熱能就可以用來發電。其他應用領域包括:水產養殖(30-60°C)、食品加工(60-90°C)、織物染色(90-120°C),以及水泥乾燥(120-150°C)。

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地熱能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在不燃燒煤炭、天然氣或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情況下提取。
與太陽能和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同的是,地熱能可以隨時取得到。
它的另一個好處是相對便宜,直接使用地熱能比起化石燃料可節省八成的費用。
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在星期二發布的文告透露,作為一種本土可再生能源,地熱能的採用有助於新加坡能源的多樣化,也能提高新加坡的能源彈性。
然而,據《國家地理》報道,地熱能也會帶來一些環境問題,主要是所釋放的硫化氫,這是一種聞起來像臭雞蛋的低濃度氣體。其他問題包括:可能含有低含量有毒物質的地熱流體的處理,以及在提供幾十年熱度後最終可能會冷卻。
東南亞有豐富的地熱能資源嗎?
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站研究員Karen Lythgoe博士表示,由於地殼構造運動活躍,本區域擁有豐富的地熱能資源。
除了新加坡之外,印度尼西亞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地熱能生產國,菲律賓緊隨其後。泰國和馬來西亞也建造了地熱能發電廠,雖然後者的項目已經廢棄。

新加坡潛在的地熱能資源在哪裡?
新加坡媒體早前報道,能源市場管理局雖然沒有透露確切的位置,但表示將在地表溫度較高的新加坡北部和東部地區,探討是否能運用地熱能發電。
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平台TUM CREATE和盛裕集團將在三巴旺溫泉公園收集溫度數據,改進對新加坡地熱能資源的估算。
Lythgoe博士透露,除了三巴旺溫泉公園,其他有溫泉的地方,例如德光島(Pulau Tekong),也可能存在地熱能。
地熱能是新的技術嗎?
Lythgoe博士表示,過去曾有人提出過一些地熱能模型。「以前通過鑽井來評估地熱能資源的工作有一些局限性,比如位置。我們現在知道這不是最佳方法。」
她補充說,以前的研究沒有產生良好結果的其他原因可能是,在鑽探之前缺乏地球物理評估,因此她強調了全面的、跨學科的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聯合領導研究項目的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學院副教授Alessandro Romagnoli表示,針對在花崗岩鑽孔以從熱岩石中提取熱量的技術挑戰,當中更大的挑戰是在於其經濟可行性。例如,鑽井成本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很快就會變得過於昂貴。
儘管如此,Romagnoli相信,新興技術的高成本效益和高生產量(throughput technologies),在經濟上可能很快使新加坡建設地熱能發電廠變得可行。
能源市場管理局也表示,地熱系統等研究技術的進步為新加坡的地熱能應用開闢了可能性,可以利用深層乾熱岩石的熱量,而這對環境和安全的影響最小。

研究結束後又如何?
這些探索性研究項目的初步結果將在明年底前公布。能源市場管理局表示,如果收集到正面的研究結果,當局將進一步研究,探討在本地部署地熱能發電系統是否可行,以及是否能擴大使用規模。
當局的文告也指出,新加坡未來可能會利用地熱能發電,新加坡將成為首批在人口密集城市部署下一代地熱能系統的國家之一。「更重要的是,地熱能將降低電力領域的碳排放,協助新加坡實現氣候變化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