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老翁靠藥物控制晚期腎病 無需接受洗腎

圖:陳福龍
數據顯示,本地有大約5千名年齡在75歲以上的晚期腎病患者沒有選擇洗腎,而是通過藥物管理病情。記者謝詩盈報道。
數據顯示,本地有大約5000名年齡在75歲以上的晚期腎病患者沒有選擇洗腎,而是通過藥物管理病情。
96歲的陳福龍是一名晚期腎病患者,他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臟疾病。醫生擔心他一旦洗腎,就會提高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建議他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
陳福龍根據醫生的建議吃藥和調整飲食習慣,至今病情穩定,無需洗腎。
陳福龍說,如果要洗腎,日子不好過,每次洗腎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他服用藥物後,病情已經逐漸穩定,平常他都待在家裡休息,看電視,放鬆自己。
國大學醫院腎臟科高級顧問醫生張文威副教授表示,年紀在65歲以下、沒有其他複雜疾病的患者,洗腎依然是最佳的選擇。但對於年紀較大、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病人而言,保守的腎臟管理方式是更好的選擇。
他指出,接受這類管理方式的晚期腎病患者一般可以存活一到五年,而且醫藥費也更低。
張文威副教授說:「假如你是到公共醫院的話,接受津貼,可能一個月就幾百塊錢最多。洗腎可能幾百塊錢到幾千塊錢一個月,尤其是那些需要救護車送到洗腎中心,一個星期三次的話,這個沒有保險或者津貼的,家人通常要自己付。」
另外,一項有5000名患者參與的國際研究指出,如果病人能同時服用另一種新藥物,效果會更好,可以延緩由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病惡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