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第三季度勞動報告出爐!9月份,新加坡員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44.9小時,成功位居全球工作最努力的國家之一!

回顧新加坡人力部(MOM)以往統計,便發現上季度如此瘋狂的工作時長其實真的不算啥.......畢竟,2010年9月,新加坡人平均每周工作46.3小時!

高於韓國和日本,在2011年時,位列世界第一!

儘管如此,新加坡人還是表現出「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戀」的態度,新加坡《2016薪酬指南》調查了3000名本地居民,其中希望減少工作時間的人數只占7%!

在加薪或者開同等工資的情況下,50%的男員工和42%的女員工接受繼續增加工作量。

看看新加坡凌晨的CBD,燈火通明。

那麼為啥新加坡人加班如此瘋狂呢?
1.生活壓力大,養家餬口不易
吃瓜群眾表示,誰還不想休息呀.......看看這物價,啥都漲漲漲:新加坡電費又漲,水費又漲,通通都漲!真是全面漲價時代。

嘿,加班工作遍地都是,隨便吃頓飯就7、8新幣了,真好.......

要知道,這裡可是宇宙第一貴的國家.......連續5年蟬聯英國《經濟學人》生活成本最貴的國家榜首!

2.職場裁員危機
也有本地員工表示,自己不去加班,自然有別的人願意去做......環境所逼,想要不被淘汰,就得無奈加班。

外國人在新加坡工作更是心酸,工作準證門檻越來越高,EP\SP由僱傭公司申請,如果被裁員,隨時會失去准證,被迫離開新加坡或喪失獲取PR身份的機會。
3.低福利制度
同時,新加坡還有嚴苛的「不養閒人」低福利制度。收入的一部分被強制存入中央公積金(CPF),用於未來養老。如果年輕時賺錢少,晚年的經濟狀況便相當不容樂觀。

4.加班文化根深蒂固
關於加班文化,新加坡更是有「悠久傳統」。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稀缺。增長工時,是提升新加坡在亞洲其它國家的競爭力方法之一。
著名的諮詢公司NeXT Career的董事總經理Paul表示,新加坡人通過「工作勤奮」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升了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這是個良性循環,猝死的人也增多了,這肯定是新加坡保險業如此繁榮的一個陰謀)

不過,這樣的「勤奮」也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正面效應」。
在新加坡,職場中員工往往即使在工作結束後仍留在辦公室,直到老闆離開。這樣的「傳統」也使新加坡成為「偽加班」重地。
新加坡在2010年便獲得「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然並卵,效率也最低」的稱號。

這也使得新加坡人平衡生活和工作困難重重。
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愈加嚴重,許多年輕職員的父母都已近60歲。如果他們繼續像過去一樣長時間工作,就意味著他們照顧年邁父母的時間會相當之少。
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或少生孩子,最新數據顯示,在新加坡,10個適婚女性中就有7個是單身!經常提到的一個原因是:工作時間太長,導致沒有精力去考慮別的事情。

儘管政府,想盡各種方式催生,然而......上班狗表示,睡覺都睡不夠,誰還有精力找對象做羞羞的事情......

(新加坡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 7小時24分,是全世界最少的)
面對加班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新加坡政府也是跟著real著急......2004年,新加坡政府便將工作周從五天半縮短至五天,讓年輕人們有更多的個人生活。
新加坡還設立了《僱傭法令》,規定員工每周最多可工作44小時。也不允許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而且一個月最多只能加班72小時。
今年3月5日,為了保證管理層也有加班費,人力部取消了受保護的員工薪金定限!這意味著,只要加班,人人有錢.......

加班費至少必須按雇員每小時底薪的1.5 倍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月薪勞力工人: 1.5 x 加班工作時數x (12 x 每月底薪) /(52 周 x 44 小時)
每月底薪低於$2,250 的非勞力工人: 1.5 x 加班工作時數 x (12 x 每月底薪) /(52 周 x 44 小時)
每月底薪為$2,250 或以上的非勞力工人: 1.5 x 加班工作時數 x (12 x $2,250) /(52 周 x 44 小時)
隨著科技的進步,即使在家、地鐵上,上班族也能感受到老闆和工作群的「輪番轟炸」。新加坡員工的實際辦公時間開始變得無法準確衡量。

為此,MOM還把新加坡的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和實際工作時間兩大指標都列入考量。
正常工作時間指員工通常一周工作的時間,包括無薪加班、查看工作郵件或在家完成其他常規任務的時間。實際工作時間則包括所有形式的加班時間,無論它們是正常的還是有報酬的。
不過,儘管理想很是美好,在責任面前該加班還要加班。
新馬兩國的兀蘭關卡通關的人流量比平時多10%,增加至43萬人。就在上周新加坡政府已為此部署500名關卡人員和加班保障大家出行安全。

為過年還在加班的關卡人員點贊,也希望大家明年可以有更多陪家人朋友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老闆假期常常給,告別偽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