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而久之,在與同事之間以開玩笑方式互相稱呼我們為馬勞時,我已經釋懷了,有時覺得蠻搞siao。我的同事回到馬來西亞,好歹也是馬幣月薪過萬,自己供車駕著BMW豪車的馬勞。
雖然是馬勞,聽起來像是勞工,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好歹也是一個駕BMW的馬勞。
以前甚至到現在,每當看到報刊提起馬勞需要越過長緹,塞車或者騎著摩托車,熄了車引進,戴著口罩把摩托車一步一步往前推進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關卡,每天來回兩國,我打從心底佩服他們。我的家鄉不在新山,所以沒有來回兩國的必要,而選擇在新加坡租房子。
從未想過會來新加坡工作,回想當時是因為在馬來西亞也找不到」錢比較多」的工作,所以就過來新加坡打工,一做就將近兩年半了。
它,新幣,是給了我儲蓄,可是也犧牲了能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時間。我特別珍惜可以和家人的日子,尤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要與時間賽跑,希望我能在他們有生之年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人是貪心的,總會想,等我賺夠了,我就回去了。可是,錢永遠也賺不夠。看別人永遠覺得別人賺比我多,他有的我也想要,永遠比不完。常常告訴自己— 要知足。
《知足常樂》你對這個成語有什麼見解嗎?
來源:馬勞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