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A報道,移民與關卡局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經歷8年來的最低點之後,新加坡的嬰兒出生數量在2019年略有上升。
根據6月發布的年度報告,我國去年共有39279名嬰兒出生,比2018年增長了0.6%。
2019年的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與2018年相同,每1000名本地居民8.8名嬰兒。
在2019年,馬來人的粗出生率最高,為每千名居民14.0人;其次是印度人,每千名居民8.7人;中國人的出生率最低,為每千名居民7.6人。
19歲及19歲以下青少年所生的嬰兒數量也繼續下降,2019年有280名嬰兒由十幾歲的母親所生。這與2018年的289名嬰兒相比下降了3.1%。
生孩子更晚
該報告還顯示,有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孩子的母親的年齡中位數有所增加。2019年,母親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為30.8歲,而2010年為29.8歲。
癌症和心臟病為主要死亡原因
數據還顯示,2019年本地共有21446人死亡,比2018年增長0.8%。
其中,惡性或癌性腫瘤、心臟和高血壓疾病是本地兩個主要的死亡原因,占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51.8%)。 肺部和呼吸系統疾病排在第三位,造成的死亡人數幾乎與心臟和高血壓疾病相同。
在2019年,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77.4歲,而在2010年為74.4歲。此外,女性的壽命比男性更長——男性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73.7歲,女性為80.7歲,相差7.0歲。
新聞來源:CNA
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Ani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