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最熟悉的新加坡元素,莫過於「萊佛士」。新加坡凱德集團把旗下的商業綜合體命名「萊佛士廣場」開遍了中國幾個主要的城市。當然在新加坡「萊佛士」也是同樣有名,「萊佛士醫院」新加坡頂尖的私人醫院,「萊佛士酒店」始建於1886年的老牌酒店,「萊佛士書院」頂尖的男校,「萊佛士女中」頂尖的女子中學。這個「萊佛士」到底是什麼來頭?今天我們就來「曉說」一下。

萊佛士爵士畫像
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爵士(英語: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年7月6日-1826年7月5日,萊佛士也譯作來福士)是英國殖民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新加坡海港城市的創建者(1819年),英國遠東殖民帝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貢獻包括把新加坡建立為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國際港口。
生平
萊佛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時為英國殖民地)離岸海上,幼年家境貧困,14歲被迫輟學,進入倫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充當雇員供養母親和4個姐妹。該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質的企業,負責英國在遠東殖民活動。他依靠自學,鑽研科學,學習數種語言,尤其對博物學頗有興趣。1805年他被公司派往今天的馬來西亞檳城,從此開始了他與東南亞的一段情誼。檳城是英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立足點,他鑽研散居在群島上馬來亞人的語言、歷史和文化,贏得了印度總督明托勳爵的賞識。
當時正處於拿破崙利用爪哇為跳板,企圖摧毀和中國交往的英國商船的危險時刻,1811年萊佛士被明托任命為代理人進行從海路入侵爪哇的準備工作。由於他工作傑出,被明托任命為參謀,並隨明托航渡爪哇。1811年8月6日,英國遠征軍安全登陸爪哇,經過與荷蘭、法國軍隊短期激戰占領該島。明托對他的成功倍加稱讚,同年9月宣布他為爪哇的代理總督。
在英國占領了原本屬於荷蘭的蘇門答臘島後,他很快被提升為蘇門答臘總督。不久明托前往加爾各答,年僅30歲的萊佛士不僅負起管理爪哇而且擔負起管理數百萬居民的群島殖民地的任務。統治期間,萊佛士嘗試實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廢除奴隸貿易,恢復了一些當地古蹟,並以新的土地租賃系統,取代過去荷蘭人統治時期的強制農業計劃。為了改變荷蘭殖民地制度,他進行了大量改革,改善了當地土著人的生活條件。他還撰寫了一部《爪哇史》,回顧該島的歷史。但是改革耗資甚大,因而改革夭折。由於健康不佳,妻子亡故,1815年英國將蘇門答臘歸還荷蘭,1816年3月萊佛士被召回國。此後,他雖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16年獲冊封爵士榮銜,但未能重新取得東印度公司當權者的信任。
1818年3月他又再度來到蘇門答臘,在擔任蘇門答臘西岸明古魯代理總督時,鑒於荷蘭重新控制海峽諸島推行商業壟斷政策,決定另外向東南亞發展英國勢力。他憑籍深厚的東方知識和卓越的口才,使當時的印度總督沃倫·黑斯廷斯信任,為了保障英國貿易,必須馬上採取有力行動。1818年12月奉黑斯廷斯之命,在馬六甲海峽東面建立前哨基地,開闢了向中國海擴張的通道。
與新加坡
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帶領一支探險隊踏上了馬來亞半島南端的一個被馬來人叫做淡馬錫的小島(今天在最初登陸的地方有一尊萊佛士的雕像),這個當時的荒蕪之地就是後來的新加坡。 但這個小島並不是無主之地,當地親荷蘭的蘇丹對英國探險隊並不友好。萊佛士於是幫助蘇丹的兄長發動了政變,另立蘇丹的哥哥為新的傀儡統治者,最終取得這個小島的治理權。1819年2月6日,淡馬錫正式成為東印度公司管轄下的英國殖民地。
頗有遠見的萊佛士爵士,為新加坡的未來做出了長遠的計劃,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發展這個待開發的小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免徵商業稅,立竿見影的吸引東南亞一帶的各色商人都把生意基地班到了新加坡–亞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港。

萊佛士1824年開發新加坡的原有構思(檔案圖)
但萊佛士很快(2月7日)就又被召回了朋古魯,離開新加坡達三年半之久。在這期間,新加坡的自由港貿易越來越繁榮,並且有超過1萬新移民踏上了這片土地。但在這段時間,大英帝國的統治者在民生方面卻絲毫沒有建樹,奴隸買賣,賭博,鴉片橫行,暴力事件頻發,新加坡完全是一個法外之地。
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1822年,萊佛士返回新加坡,他下定決心重整社會秩序,讓理性和文明在這個小島上發芽成長。他甚至對新加坡的未來城市區域規劃,對建築風格做出了嚴格的規定。萊佛士建立教育系統,採取宗教自由政策,英式的警察制度被引入,新加坡的第一部憲法也在1823年頒布。
在新加坡河入海口處,他建立了駁船碼頭,方便商旅聚集。碼頭及河的兩岸,建有各種倉庫。在碼頭的後方是一片沼澤地,萊佛士將這塊區域改造成了商業區,今天這片區域也還是新加坡的商業中心,在新加坡CBD的中央廣場,如今仍保留著一個叫做萊佛士坊的小廣場,就是當年最初這個商業區的發源地。
但在短短8個月後的1823年7月,萊佛士又一次,並且永遠的離開了新加坡,在遊歷了東南亞若干故地後返回英國。
尾聲
1823年1月正式宣告新加坡為自由港。根據1824年3月條約規定,荷蘭放棄對新加坡的一切要求。這時萊佛士健康狀況更趨惡劣,1824年返回倫敦,被譽為東方學專家,並資助建立倫敦動物園,當選為第一任園長。他也是倫敦動物學會的首任主席。
1826年7月5日,萊佛士爵士於倫敦即將年滿四十五歲之際與世長辭。
大航海時代英國人常常利用政治糾紛或者製造糾紛來獲取他的殖民地,獲得最高的利益。到底是「萊佛士」成就了新加坡?還是新加坡成就了「萊佛士」?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