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調機構抗疫評分出爐,為什麼亞洲國家做得普遍比較好

2020年05月12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一家民調機構公布針對全球23個經濟體抗疫表現所做的民調結果,給出了這樣分數。不僅如此,這一榜單上,亞洲國家受訪者對政府的評價明顯高於西方國家,得到56分的紐西蘭成了西方世界中唯一得分超過平均分(45分)的獨苗,美英法德意以及澳大利亞的分數都在全球平均分以下。

美國CNBC網站報道了這份抗疫表現「成績單」。報道說,這份周三公布的民調由民調機構Blackbox Research 和Toluna所做,他們在4月3日至19日對全球23個經濟體的大約12500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了解他們對政府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所採取舉措的看法。他們的評判基於4項關鍵標準——國家政治領導力、企業領導力、社區以及媒體。

據CNBC報道,綜合得分來看,中國以85分排名第一,越南以77分排名第二,第三名第四名是同樣得到59分的阿聯與印度。馬來西亞58分排名第五,前五名全部是亞洲國家。

CNBC說,西方國家裡得分最高的是排名第六的紐西蘭(56分),該國也是唯一超過全球平均分(45分)的西方國家。相比之下,排名12的澳大利亞43分,排名13、14位的德國和美國同樣41分,英國37分,義大利36分,法國只有26分,全部低於平均分。CNBC的調查還顯示8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經歷過疫情之後自己的國家會變得「更強」,而有同樣想法的美國人只有41%。

亞洲國家之所以能夠在這次中抗擊疫情成功,除了像中國這樣全民齊心協力統一封城外,其他的亞洲國家分別採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具體情況總結為以下5點:

檢測再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和BBC採訪的專家一致認為,通過檢測儘早發現病例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手段。不知道多少人感染,就不可能搞清楚疫情到底多嚴峻,也不可能採取妥善行動。美國天普大學傳染病學教授詹森(Krys Johnson)也持同樣看法。他說,檢測程度造成了不同國家抗疫效果的差異,「不檢測的國家病例快速增加。

隔離,掐斷感染源

檢測不僅可以把患者隔離、防止病毒傳播,也有助於發現未來的新病例,比如感染初期、無症狀的人。

在中國大陸一些城鎮,體溫超標的人被送入專門用於排查疑似傳染病人的發熱門診,檢測陽性後在指定地點集中隔離,防止家庭成員之間交叉感染。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做法是疑似病例在家隔離,違反隔離令的人處以罰款。

早做準備,迅速行動

準備充分、迅速行動是疫情初期防控的關鍵。美國和歐洲都曾出現缺乏準備、動作遲緩等問題。台灣在1月中旬確認社區人傳人案例之前就開始篩查來自武漢的所有乘客。香港自1月3日起在口岸檢查體溫,之後決定入港遊客隔離14天,指令醫生上報所有有發熱、急性呼吸病症、近期武漢旅行記錄的人。時機是決定性的因素!

保證社交疏離

雖然新加坡沒有關閉學校,但是根據新加坡政府的數據,當局採取措施逐日檢測、監測學生和教工健康狀況。在香港、台灣也都有先例。保護國民最有效的辦法是迅速實行社交疏離。

堅持群眾衛生

堅持經常洗手等衛生措施對防止感染至關重要。在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地,街頭和商店擺放或提供洗手凝膠、人們出行戴口罩的做法很普遍。在中國,很早政府就要求強制帶口罩,雖然戴口罩並不能100%防止感染,但是至少可以減少咳嗽、打噴嚏等散播病毒的風險。

來源:網際網路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71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