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措施期間新加坡反家暴機構接獲詢問同比增加四成,民眾應如何妥善管理情緒保持理智

2020年05月26日   •   8208次閱讀

阻斷隔離期間家人易起摩擦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們不僅在和病毒鬥爭,也難免會面對生活壓力,甚至會造成憤怒的心理。新加坡心理健康專家就表示,憤怒是一種情感和正常的反應。不過,如果無法調適這種情緒,恐怕就會演變成一種疾病,對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造成嚴重破壞。

在阻斷措施期間,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得更長了,久而久之與家人相處或許就出現了摩擦,憤怒的情緒也隨之而來。今日報引述新加坡心理健康專家Rolles-Abraham表示,就算阻斷措施在6月初結束後,這樣的情況不會緩解,生活也不可能在一瞬間恢復正常。

過去幾個月家庭暴力案件大幅度增加

新加坡兒童會其中一家位於義順的服務中心就發現,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家庭暴力的案件大幅度增加,大多數涉及針對配偶的暴力行為,其次是兒童和兄弟姐妹。另外,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在一份聲明中也指出,在阻斷措施開始後的首兩個星期,同之前兩周相比,與家庭暴力相關的轉介與詢問增加了14%。

有關數字顯示,從阻斷措施於4月7日正式實施到5月6日,警方總共接到476起有關家庭暴力的報案,數量比之前的平均每月389起增加了22%。這些報案的內容包括傷害、攻擊、刑事恐嚇,以及非法禁錮等。

上個月24日,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就已發覺阻斷措施實行後出現了更多家庭衝突和家暴個案,有的防止家庭暴力中心所接獲的詢問,在幾個星期里就比過往多出近四成。另據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AWARE)公布的數據,該會在3月份收到的詢問數量達到619個,打破近年來的單月紀錄。

家暴事件在病毒阻斷期間明顯增加,並不是新加坡獨有的情況,而是普遍現象,在所有實行類似措施的地方都出現。因此,問題也引起聯合國 特別關注。該組織上個月提出的報告指出,黎巴嫩和馬來西亞女性求助熱線的電話數量比去年同月增加了一倍,在中國,增加了兩倍。在澳大利亞,諸如谷歌之類的搜尋引擎,看到了五年來最多的因家庭暴力而尋求幫助的搜索。

家暴受害者其實不僅限於婦女,也包括家庭中的其他弱勢者,如小孩、老人、殘障者和生活無法自理者。無論如何,上述涉及婦女的數字已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在很多地方,由於國家機構已經因應對大流行而承受著巨大壓力,因此應對暴力行為的增加就變得更加充滿挑戰。醫療機構和警察不堪重負,人手不足。地方支持團體癱瘓或缺乏資金。一些家庭暴力避難所已經關閉,沒有關閉的也已爆滿。

各界密切關注家暴問題

在新加坡,家暴問題受到政府和諸多民間非政府組織的共同關注,新加坡也有充分的社會援助資源,因此,不至於會出現上述特別糟糕的境況。但我們還是不能對事件增加的信號掉以輕心。這些信號告訴我們,阻斷措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導致家暴問題的嚴重化和複雜化,我們必須特別提高警惕。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就表示,諸多的不確定性和對生活日常的破壞,會進一步讓情緒加劇。

新加坡心理健康專家提及,她的患者早前都是因為焦慮症才接受治療,不過近日來他們希望能控制自己憤怒的情緒,因為在阻斷措施期間,他們花更多時間和家人相處。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情緒管理,新加坡心理健康專家Rolles-Abraham表示,一旦學會了認識自己的情緒,就可以有效協助防止憤怒升級。她也指出,「沒有負面情緒,只有負面的行為。」 她建議了一系列管理憤怒情緒的方法,當中包括:

1.理清思緒才作出回應

一個人被憤怒情緒環繞時,通常會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破壞性後果。研究也顯示,比起在憤怒時立即回應,在冷靜後所使用的傷害性語言會隨之減少。

2.轉移注意力

在憤怒時不妨做一些其他活動,例如沖個熱水涼,或是與寵物玩耍,也可以寫下自己的想法,以進一步減輕目前所面對的壓力。

3.聽取別人不同的建議

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時,理智和理性的思想難免受到限制。因此,嘗試和朋友溝通,而這位局外人不牽扯在衝突內,相信會有所幫助。

4.做運動

鍛鍊身體能釋放被壓抑的情緒和精力,這樣一來才不會作出一些因為憤怒而引起的負面行為。

不過,專家也表示,如果憤怒進一步加劇,雙方可以用較為關懷的方式與對方溝通,以平息對方憤怒的情緒,例如可以說 「我知道你有點生氣,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這可能會軟化對方憤怒的情緒。專家也建議,在衝突升級的情況下,嘗試將自己從憤怒的情況下抽離,以保護自己和對方。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需要第三方介入調解,請立即尋求協助。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也列出了一系列的支援熱線:

兒童保護服務的熱線號碼:1800 777 000

「叮鈴朋友」(Tinkle Friend):1800 274 4788

防止家庭暴力中心(PAVE)熱線:6555 0390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234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513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104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