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上海公會主辦、三江會館支持的獅城上海人新春晚宴2020年1月18日在金玉滿堂熱鬧舉行,200多位在新加坡的上海人出席了晚宴,整場氣氛歡快祥和、笑聲連連。

今年是鼠年,既然是上海人聚會,你用上海話講一句:「我們去捉老鼠」給大家聽聽,包管大家捧腹大笑。
其實這一句是我回家後腦洞大開自己想的,這裡是指「捉金鼠」,不過在宴會上確實有講上海話的遊戲,讓會場氣氛達到了高潮。

晚會由上海公會理事李葉明先生主持。他也是上海大學新加坡校友會會長和隨筆南洋網主編。他以瀟灑輕鬆的姿態,幽默風趣的語言一一介紹來賓,引燃了會場熱烈氣氛。

晚宴的貴賓中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二位領事,年輕英俊的小伙子,讓人眼睛一亮。

這是中國大使館官員第一次出席上海人春晚晚宴,而且是二位領事姜維巍、吳健子同時出席。姜維巍領事還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新加坡三江會館兼上海公會李秉萱會長的講話更讓人耳目一新,三江的範圍已經不局限浙江、江蘇、江西,它曾經是除福建、廣東、海南以外的所有地區——好大的廣納百川賢才的氣魄。

他說,上海公會已有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他的致辭,這讓新入會的上海人不由得士氣大振。

出席這次晚宴的貴賓還有這位在名譽世界的新加坡樟宜機場「星耀樟宜」中擔任建築總承包建築部技術主管的建築師蔡耀忠。

晚宴貴賓中還有2010年當選為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的王林發博士,他現在是新加坡Duke-NUS醫學院的教授。王教授在新生病毒及新生感染性疾病研究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在Hendra病毒、Nipah病毒和SARS病毒等方面的研究,更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03年SARS肆瘧時,他應世界衛生組織邀請,到中國考察SARS疫情的預防工作。1月22日,新加坡電視台還就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對他進行了專訪。
晚宴的貴賓中還有新視知名藝人何永芳。主持人李葉明介紹何永芳時,將她稱為「先生」,何永芳」反應強烈「,全場大笑。

何永芳在螢幕上一直是淑女形象,如此反應非常正常。但這次才女遇到了才子,李葉明反應之快,讓她始料不及:「永芳在上海時,不是越劇徐派大師徐玉蘭的高徒嗎?你在紅樓越劇團一直是當家小生,這樣稱呼也對啊。」全場又是一陣大笑。果然,何永芳在當晚的節目中又唱起了小生,這是後話。
在新加坡的上海人藏龍臥虎、人才濟濟,李葉明又陸續介紹了其他來賓,包括在南洋藝術學院任教的俞維潔博士。當他請來新超過二十年的朋友舉手時,全場三分之一人舉起了手。可見上海人大都已融入新加坡社會,很自然地將自己作為新加坡的一分子了。
晚宴很快進入另一個高潮,那就是精彩的節目和熱鬧的遊戲環節。

當人們還沉浸在精英介紹時,第一個節目就開始了。人們沒有料到平時經常在上海各群看到園明的照片和文章,這次他竟然上台唱歌了,還是排第一個節目。他唱了一首老歌,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歌名是《今夜無眠》。
歌詞恰好烘託了當晚晚宴氣氛。是啊,這麼喜慶的日子,來吧,親愛的朋友,讓我們為相約舉杯祝願。情無限,祝福永遠!
儘管園明是化學專業的,現在已是76花甲,但他的歌聲還是獲得熱烈掌聲。園明心知肚明,這是拋磚引玉,好戲還在後面。

果然,緊接著出場的是三江梨園社團長李豐博士,她演唱的是越劇《西廂記-琴心》。
李豐酷愛越劇,刻苦學習,成績斐然,曾榮獲新加坡戲曲胡姫花優秀表演獎和中國越劇蘭花獎。2019年在新加坡演出全本越劇《追魚》中擔任女主角鯉魚,獲得巨大成功。在晚宴上她的演出也獲得滿堂彩。

第三個節目是由黃瑛表演的越劇《紅樓夢-金玉良緣》。主持人問大家,知不知道「金玉良緣」的故事情節。真的,似乎大部分人都還不太清楚,看來黃瑛選劇是選對了,正好給大家普及一下。
黃瑛是三江梨園社的主要演員,專攻小生。她出自越劇世家,母親是越劇團演員,父親是越劇團琴師。受家庭戲劇氛圍的薰陶,黃瑛唱做俱佳,各出戲都非常捻熟。她的演出也獲得熱烈掌聲。

何永芳共演出了二個節目,其中《花好月圓》是獨唱。以前大家只知道她會演戲、會拍電影,才發現她會唱歌。其實唱戲和唱歌是不同的,她的《花好月圓》是轉為晚宴準備的,歌聲中沒有參雜戲的腔調,委婉動聽,軟糯動人——軟是天生的,她原籍蘇州,上海人這次有耳福了。

何永芳第二個節目是和李豐一起呈現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是一出經典曲目,琅琅上口,但大多數人唱了第一句就唱不下去了,沒關係,老師來教你。
演賈寶玉的何永芳老師開口這第一句,就技驚四座,掌聲雷動。何永芳原來是上海紅樓越劇團專業演員,她說自己早就不唱戲、不練功了,能唱好這一段,是因為還保留了一點當年刻苦訓練時的童子功。

上圖為新加坡著名戲劇導演張莉在演出黃梅戲《女駙馬-為救李郎離家園》。張莉導演出身梨園世家,曾為秦腔花旦,2003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目前已在新加坡導演了十幾部大戲,包括去年風靡新加坡的全本越劇《追魚》。
為了這次晚宴,她特別選唱了黃梅戲,她說因為上海人對黃梅戲也是情有獨鍾。

上圖是朱培靈老師在表演詩朗誦《我們和獅城一起輝煌榮光》。朱培靈老師原在上海教育電視台工作,她字正腔圓富有情感的誦讀,感染了在座的上海人,人們紛紛向她索要詩歌的原文。

張莉導演和李秉萱會長還合演了黃梅戲《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是全場的壓軸戲。
看著李會長像模像樣的演出,張導演欣喜有加,不過導演就是導演,她指出李會長在排練時還牽她手的,怎麼今天在晚宴上就不敢牽了呢?引起全場一陣笑聲。
李會長馬上辯解,因為都是現教現學的,怎麼記得住。場內又是笑聲一片。

看這張圖,知道這麼多小朋友上台做什麼嗎?原來他們在戴佳藝姐姐的帶領下學說上海話,要求將聽到的上海話傳給下一位。看來小朋友們的上海話水平還有待提高,家長們任務艱巨哦。
主持人轉而考考全場上海人的上海話水平,結果有喜有憂,優秀的非常優秀,幾十年在外,還能說標準上海話,有些人就答不對、答不上了,看來上海話還得從家長抓起。
鄉音親切,鄉音動聽,這個節目充分調動了上海人的熱情,大家都踴躍參與,主持人李葉明說,這個要成為今後的保留節目。

舞台上他(她)們又是在幹什麼呢?一手托盤,一手高舉襪子。他們是在做尋寶大行動,來新加坡已17年的主持人戴佳藝笑得合不攏嘴,她可能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場面。
台上是各桌送上來的代表,盤中是他們收集的「寶物」,五花八門,一「寶」難求,有眼鏡、手錶,有皮帶(主持人溫馨提醒,當心褲子別掉下來);最難的是一分錢硬幣,厲害的是,竟然有三桌能拿出一分錢硬幣來!《尋寶大行動》最後變成了「全場大動員」。

人人翹首以盼的抽獎活動開始了,晚宴得到許多贊助商的大力贊助。
不過第一位贊助者是一位著名學者。他是中國孫子兵法專家、CCTV國家寶藏《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守護人韓勝寶先生。贊助了他個人出版的六本《孫子兵法》圖書。